【课堂新坐标】(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堂新坐标】(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基础验收+明确考向)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含解析)
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中频)
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中频)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应用1.元素的认识
2.物质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次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硫黄 HClO 苛性钠 铁 小苏打 过氧化钠
3.化学反应的分类
4.物质的变化
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分类(1)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
(2)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如:烟属于固气分散系;雾属于液气分散系;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2.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HFe(OH)3(胶体)+3HCl。其离子方程式为Fe++3HFe(OH)3(胶体)+3H+。3.胶体的基本性质(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纯碱溶于水水溶液为碱性故纯碱属于碱( )(2)根据交叉分类法可知Na既属于钠盐又属于含氧酸盐( )(3)盐酸和NaOH溶液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4)3CO+Fe2Fe+3CO属于置换反应( )(5)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6)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7)烟尘、水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烟、雾属于胶体( )(8)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9)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答案】 (1)× (2)√ (3)√4)× (5)× (6)× (7)√ (8)× (9)×2.下列每组物质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并指出分类依据。(1)CO2、SO、H(g)、C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3PO4、H(硅HCl、H。(3)空气、N、HCl气体、CuSO。(4)HClO3、KClO、Cl、NaClO。【答案】 (1)CaO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2)HCl,是否为含氧酸(3)空气是否为纯净物(4)Cl2,是否为化合物3.有下列转化关系:
写出下列各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CaO+H(OH)2 化合反应(OH)2+H+2H 复分解反应+2H(OH)2+H 置换反应CaO+CO
元素的2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2种物质分类的方法:树状和交叉分类法。4种无机反应类型: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3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2个数值:1 nm和100 nm胶体4种性质:丁达尔效应、介稳性、电泳、聚沉。生成盐的6个重要转化:酸性氧化物+碱碱性氧化物+酸酸+碱酸+盐碱+盐盐+盐。
物质的分类和物质间的转化1.物质的分类 (1)
(2)盐说明: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为酸性氧化物、Al3为两性氧化物、Na为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Fe)
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直线型转化关系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满足上述关系的有K、Na、Ca、Ba等。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满足上述关系的有C、S、P等。BC酸(或碱)满足上述关系的有NH、N、H、S、C、Na等。(2)三角型转化关系
(3)交叉型转化关系
(2010·福建高考)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HCO(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NaHCO不能一步转化为NaCu(OH)2不能一步转化为Cu项错误;根据CCO2C知项正确;SiO不能一步转化为H不能一步转化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