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及原理.ppt

发布:2017-06-06约1.39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4.8 两个独立方案A,B的现金流如表4-12所示,试对其经济效果进行评价(i0=10%) 年份 方案 0 1-10 A -500 100 B -500 70 表4-12 独立方案A、B的净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1)用净现值指标评价 NPVA=-500+100(P/A,10%,10)=114.4(万元)0 NPVB= =-500+70(P/A,10%,10)=-69.92 (万元) 0 根据净现值判别准则,A方案可行,B方案不可行。 (2)用净年值指标评价 NAVA=-500 (A/P,10%,10) +100=18.625(万元)0 NAVB= =-500(A/P,10%,10) +70=-11.375(万元) 0 根据净年值判别准则,A方案可行,B方案不可行。 (3)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评价 -500 +100(P/A,IRRA,10) =0 IRRA=15%i0 -500+70(P/A,IRRB,10) =0 IRRB=6.65%i0 因此,A方案可行,B方案不可行。 第二节 决策结构与评价方法 二、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所谓互斥方案,是指由于技术的或经济的原因,接受某一方案就必须放弃其他方案,即在多个方案比选时,至多只能选其中之一,从决策角度来看,这些方案是相互排斥的。 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考察各个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即进行绝对经济效果检验;二是要对这些方案进行优劣排序,称“相对(经济)效果检验”。 例4.9 两个互斥方案A,B的现金流如表4-13所示,试对其进行评价(i0=10%) 年份 方案 0 1-10 A -400 80 B -300 56 增量净现金流 -100 24 表4-13 互斥方案A、B的净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解:分别计算A、B方案的净现值和净年值指标 NPVA=-400+80(P/A,10%,10)=91.52(万元) NPVB= -300+56(P/A,10%,10)=44.06(万元) NAVA= -400(A/P,10%,10)+80=14.89(万元) NAVB= -300(A/P,10%,10)+56=7.18(万元) 因为NPVA NPVB , NAVA NAVB, A,B均可行,且A优于B方案。 例4.10 某工厂需购买一台设备,现市场上有两种不同型号、功能相同的设备可供选择,经济数据如表4-14所示。若基准收益率为15%,试对两设备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设备 价格 年运转费 第六年末残值 前三年 后三年 A 10 000 5000 6000 4000 B 7 500 6000 6000 0 表4-14 两种设备的经济数据 解:分别用费用现值或费用年值指标评价 PCA=10000+5000(P/A,15%,3)+6000 (P/A,15%,3) (P/F, 15%,3) -4000(P/F,15%,6)=28693.6(元) PCB= 7500+6000(P/A,15%,6)=30205.5(万元) ACA= PCA (A/P,15%,6)=7582(元) ACB= 7500(A/P,15%,6)+6000=7981.8(元) 因为PCA PCB , ACA ACB, 所以设备A优于设备B。 二、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投资额不等互斥方案选择的实质是判断增量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即投资大的方案相对于投资小的方案多投入的资金能否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 若增量投资能够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则投资额大的方案优于投资额小的方案。 若增量投资不能够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则投资额小的方案优于投资额大的方案。 增量效果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增量净现金流量评价增量投资基金效果的方法。 增量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多追加的投资,用年费用的节约额或超额的年收益去补偿增量投资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1. 增量投资回收期 K1、K2分别为方案1和方案2的投资且K1K2 C1、C2分别为方案1和方案2的年费用且C1C2 B1、B2分别为方案1和方案2的年收益且B1B2 产出相同 成本相同 1. 增量投资回收期 产出相同 成本相同 判断准则: 若ΔTTb(标准投资回收期),则投资大的方案较优,因为,投资大的方案,其追加的投资通过年费用的节约(或年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