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原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工程经济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水利工程建设经济评价的目的是通过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工程经济评价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工程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分析和计算建设项目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然后进行经济评价,这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重要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一般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部分。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全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发,采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建设项目的净效益,以此判定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出发,在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的条件下,计算项目所需的财务支出和可以获得的财务收入。以此评价水利建设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当国民经济评价合理,财务评价可行时,该项目才能成立。当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结果有矛盾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作为项目取舍的主要依据。某些以发展农业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例如灌排工程等),国民经济评价认为合理,而财务评价认为不可行时(虽有一定水费等收入,但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则可向主管部门提出要求,给予某些优惠措施,使该项目在财务上具有生存能力。某些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例如防洪、治涝工程),当国民经济评价认为合理,但没有或者很少有财务收入(例如征收一些防洪费、治涝费)时.可向地方政府申请补贴(包括投资与年运行费),使项目在财务上得以自我维持。在规划阶段.某些非盈利性工程项目,由于资料不充分,研究深度较浅,也可以不进行财务评价。
对于具有综合利用任务的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可先对项目所需的投资和年运行费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摊,以便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建设规模,但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均应以整体评价为主,必要时也可进行分项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原则上应考虑项目的全部效益与全部费用,财务评价只计算本项目的实际收入和支出,对间接的即外部的效益与费用不计入。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计算期的基准年(点)一般建议定在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费用投入和效益产出,按实际情况确定在年初、年中或者年末,但应注意在第三章中所介绍的许多基本计算公式,极大部分是根据收入和支出都发生在年末推导出来的。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是动态经济指标。对于某些小型水利工程,由于投资流程较短,在进行初步估算时也有采用静态经济评价指标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开展,与国民经济评价有关的参数(例如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等)和与财务评价有关的参数(例如各行业的基准收益率、现行价格、贷款利率、税率等)都是随着经济发展形势、商品和资金的供求关系等许多因素而不断进行调整,有关财务规定更是经常进行修改和补充。因此在实际经济评价工作中,应随时注意情况变化,按有关部门的新规定执行。
二、工程方案经济比较的前提
水利水电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各个阶段,在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求的前提下,往往有若干个方案可供比较和选择,各个比较方案应满足下列可比性条件,这是进行方案比较的前提。
1、满足需要的可比性
各个比较方案在产品(水、电或其他)数量、质量、时间、地点、可靠性等方面,须同等程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满足费用的可比性
各个比较方案的费用都应包括工程的造价和年运行费两部分,且应包括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等全部费用。
3、满足价值的可比性
各个比较方案的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都应当反映其价值。可是,当前在经济比较分析中存在几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国某些产品(例如粮食、燃料、水,电力等)的现行价格不能反映其价值,即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背离。因此,国家计委于1987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明确规定:在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对于国内价格明显不合理的投入物和产出物,应以影子价格进行效益和费用的计算。
计算建设项目投入物费用的影子价格,常划分为外贸货物、非外贸货物和特殊投入物(例如劳动力和土地)等三种不同类型,应分别计算其影子价格: (1)外贸货物。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进出口的货物,应以预测的口岸价格为基础,另考虑国内影子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 (2)非外贸货物。可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最新版)所发布的经济评价参数定出,其影子价格由下列公式求出。
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出厂价×成本分析换算系数+影子运费
(3)特殊投入物
影子工资=(标准工资+工资性津贴+职工福利基金)×换算系数
土地费用=土地在工程项目整个占用期间逐年净效益的现值之和
4、满足时间价值的可比性
由于各个比较方案的建设期及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