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学生版2015.doc

发布:2017-06-10约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品读雄奇伟丽的全景风景画,感受赤子情怀的伟大崇高美; 2.学习写景的剪裁力度,写景的角度立体,写景的色彩丰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上下片内容之间的关系; 难点:感受赤子情怀的崇高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延伸 一、识记字音 沁园春( ) 橘子洲( ) 百舸( ) 遒劲( ) 寥廓( ) 峥嵘( ) 遏制( ) 二、知人论世相关材料: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文本诵读: 朗读方法介绍:“抑扬顿挫”,则可以用“轻、重、缓、急、抑、扬”六个字来概括: “轻”与“重”抒其意 轻——轻柔 重——雄浑 “缓”与“急”传其情 缓——舒缓 急——急促 “抑”与“扬”表其心 抑——凝重哽咽 扬——激情澎湃 二、合作探究 1925年,青年毛泽东在韶山领导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地的土豪恶霸慌了。“擒贼先擒王”,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遂下令通缉和捉拿毛泽东,毛泽东被迫辗转到长沙。 长沙——毛泽东从18岁开始,就在这里挥洒了13年的火热青春。故地重游,他会想些什么呢?写下了什么呢?请细读全词。 三、精讲点拨: 1.整体感知:朗读三遍、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图画? 2.具体研习“独立寒秋图”。 朗读词的开头三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调整句序,简要说明大意: 3.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完成以下内容。 (1)读,从读中得出“看”字要稍加停顿,为什么? 一个“看”字管到哪里? (2)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齐读一下这七句。思考: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湘江秋色图? (3)古人非常讲究练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象? (4)“湘江秋色图”如何描绘?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5)最后诗人笔锋一转,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面对广阔的宇宙思绪万端,深沉地思索,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沉浮荣衰?“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4.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完成以下内容。 下片中哪几个字标志词人由上片的眼前景的描写转入往事的回忆?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2)“百侣”与上阙的哪个词呼应?  。 (3)“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简析“稠”。 (4)下阙的领字是哪个?   (5)如何表现“同学少年”这个意象的?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 5.具体研习“中流击水图”完成以下内容。   (1)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从全词的主旨方面理解,上下片有什么关系? 四、巩固检测 1.此词中描绘了4幅画,请加以概括。 2.下片中塑造了怎样的“同学少年”形象? 课后提升 一、文本复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携(xié)带? 峥嵘(zhēng)? 挥斥方遒(qiú)B.上阙(juè)? 阻遏(è)?? 百舸(gě)争流 C惆怅(chàng) 廓(guò)?? 慷慨(kǎi)激昂D.百侣(lǔ) 橘(jú)子洲? 沁(qìn)园春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