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产业组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用产品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 收购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为20万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这场不寻常的并购使得波音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到65%,牢牢站稳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收购 面对这样的双重压力,波音民用飞机销售收入呈直线下降态势,由1991年的229.7亿美元下降到1994年的168.5亿美元,1995年更是降至139.3亿美元 。 民用飞机销售利润率也不断下滑,由1991年的9.78%降至1994年的6.06%。最终导致波音的每股收益直线下降,由1991年的4.56美元/股降至1995年的1.15美元/股 空中客车迅速崛起 199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动荡 + 并购动因——波音 并购动因——麦道 1994年洛克希德和马丁·马瑞塔合并,组成了洛克希德-马丁,与麦道展开了激烈竞争。1996年,拉克西德-马丁又用91亿美元,吞并了劳若。“三合一”德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为麦道的两倍。 新一代战机“联合歼击机”,作为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英国海军的主要装备,有3000架订货。麦道虽然全力以赴,志在必得,结果却被五角大楼淘汰出局。对于麦道来说,这不仅是一次重大的商业机会的丧失,而且意味着麦道将无力保持技术上的前沿位置。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波音军用飞机稳居军工业务收入的第一把交椅。 2008年,军用飞机业务收入占波音军工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42% 横向一体化 海尔激活休克鱼 数据 1995年7月4日,海尔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厂。红星厂主要生产洗衣机,累计亏损达2.39亿元,无法还贷。红星被并购第三个月(1995年9月)就盈利2万元,10月盈利7.6万元,11月盈利10多万元,12月盈利150多万元,企业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 据统计,该公司洗衣机销量已从1995年7月份的全国第7位上升为1995年底的第5位;全国市场占有率增长3.7%。截至1995年12月底,该公司1995年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位巨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 吉利收购沃尔沃 吉利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沃尔沃 “沃尔沃”,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1924年由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和古斯塔夫·拉尔松创建,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VOLVO”为拉丁语,是“滚动向前”的意思。喻示着汽车车轮滚滚向前、公司兴旺发达和前途无限。商标由图标和文字商标两部分组成。其图形商标画成车轮形状,并有指向右上方的箭头。文字商标“VOLVO”为拉丁语,是滚滚向前的意思,寓意着沃尔沃汽车的车轮滚滚向前和公司兴旺发达,前途无量。 并购历程 2002年,吉利就开始思考并购 2007年,已经传出了吉利和沃尔沃的“绯闻”。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美国汽车工业,福特当年亏损146亿美元,沃尔沃亏损14.6亿美元。吉利用将近一年时间做出第一份收购建议书提交给福特,奠定了福特跟吉利谈判的基础。 2009年,吉利和福特的谈判加速。1月中旬李书福率队赴美与福特董事长就并购事情进行详谈。随后进入沃尔沃并购流程。 2009年3月12日,吉利按照国际惯例向福特提交第一轮标书。4月份,吉利开始对福特进行历时达四个月的尽职调查,共查阅上百万字的材料,6000多份文件。 2009年7月30号吉利向福特公司提交第二轮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10月28日,福特公司正式宣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沃尔沃的首选方。 并购历程 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哥德堡与美国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及相关资产。 并购历程 纵向一体化 美国杜邦公司收购大陆石油公司 杜邦公司是美国的十大财团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军火工业起家的财团。20世纪初,杜邦公司通过兼并其他化学公司的手法,把势力伸向化学工业的各个部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30年代初,杜邦公司就兼并了一百多家公司,成为生产各种产品的据大的化学垄断组织。 杜邦公司 大陆石油公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