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景二报关与外贸管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核”---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 收付汇管理制度的产生: 进出口货物合法、合格之后,货物被海关放行,但外贸管制并未结束,因为货物的进出境必然会带来资金的进出境,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了。 对外贸易经营者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结汇、用汇。 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条例对对外贸易经营者与参与者的对外贸易活动所实行的外汇结售汇的收付汇核销制度。 (一)制度概述 2012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企业的贸易外汇管理方式由现场逐笔核销改为非现场总量核查。 * * (二)主要监管方式 1、企业名录登记管理 2、非现场核查 3、现场核查 4、分类管理 * * 外汇核销单 出口报关单上的批准文号一栏要填写出口收汇核销单号码 五、“救”---贸易管制的救济措施 我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世界贸易组织允许成员国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而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手段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 反倾销、反补贴是针对的价格歧视;非公平竞争环境下采取。 保障措施是针对数量激增;公平竞争环境下采取。 五、“救”---贸易管制的救济措施 (一)反倾销措施 我国《对外贸易法》第41条规定,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倾销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国家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者阻碍。 我国依据 WTO 关于《反倾销协议》、《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对在我国进行倾销并对我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的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五、“救”---贸易管制的救济措施 (一)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反倾销措施和最终反倾销措施。 A、临时反倾销措施: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或提供现金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 一般不超过4个月,最长可延长到9个月。 B、最终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是一种进口附加税。 五、“救”---贸易管制的救济措施 (二)反补贴措施 补贴是指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对企业提供财政捐助,以及政府对其收入或价格的支持,特别是出口补贴。 反补贴就是进口国采取的措施。 A、临时反补贴措施: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或提供担保。 B、最终反补贴措施:征收反补贴税。 2009中美轮胎特保案 2009年9月13日,商务部依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了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常识:特保措施 “特保措施”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它含蓄地表明它是背离GATT/WTO原有保障措施规则异化出来的另类,之所以写进议定书,则是和我国正处于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相联系,作为妥协和让步和产物。因此,这个特保条款也只有12年的生命力。 特保措施或导致中国损失10亿美元出口额 中美轮胎特保案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第一次运用“特保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而根据WTO规则,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 可能影响我国10万名工人就业 特保案源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在今年4月提起的一份申请,申请指责近年来中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对美出口激增,扰乱了美国国内产业市场,造成工人失业增加。 “特保措施实际上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除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发起特保调查外,2009年以来,印度也对中国发起5起特保调查。 “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措施实行之后,其他国家为了防止中国轮胎的贸易转移,有可能也会采取针对中国轮胎的特保措施,届时中国可能会面对一堵贸易壁垒。”张燕生表示。 事实上,在2003年美国针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的特保调查,就曾经让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重大创伤。而这一次对轮胎的特保措施也将造成严重影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指出,初步测算将影响到我国约10万名工人就业,损失约10亿美元轮胎出口额。 (二)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进口国在进口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