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控制程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符合控制程序
编号:THJH—CX20
版次:B/0
标识:
拟制:
审核:
批准:
2003年10月10日发布 2003年10月15日实施
河南天宏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不符合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实施本程序,使不合格产品和过程、活动的不符合,以及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事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不符合后果的扩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综合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的控制。
3 职责
3.1 公司管理层负责审批分管部门的严重不合格/重大不符合的处置。
3.2 公司所有部门或人员都有责任在管理或操作过程中,将潜在的或已存在的不合格品/不符合情况通报给分厂、部门或公司,使其得到及时纠正。
3.3 生产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不符合的检查,并对处置结果进行监督。
3.4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不符合的控制。
3.5 技术监督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或不符合的检查,并对处置结果进行监督。
3.6 安全处负责劳动保护监测过程中的事故、事件、不符合检查,并对处置结果进行监督。
3.7 环保处负责环境监测过程中的不符合的检查,并对处置结果进行监督。
3.8 贯标办公室负责综合管理体系内审和监督审核过程中的不符合检查,并对处置结果进行监督。
3.9 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发生的事故、事件、不符合(不合格)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和保持。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图(见图1)
4.2总则
4.2.1在体系运行中,各单位对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管理的监视和测量时,发现产品、过程、活动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立即执行本程序。
4.2.2发现事故、事件、不符合(不合格)而未执行本程序,要对直接责任者追究责任。
不合格(不符合)的分类
不合格(不符合)的识别和标识
不合格(不符合)的纠正措施
不合格(不符合)的处置
不合格(不符合)
合格
投入使用
记录整理保管
图1 工作流程图
4.3不符合(不合格)的分类:
4.3.1 不合格品(包括顾客提供的和供方供给的物资)包括:
a物资的质量、规格、型号、尺寸、质量证明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
b受潮、受损、变质及过期的物资。
c成品(或半成品)的技术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
4.3.2不合格品的分类:
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通过监视和测量发现的未能满足预期控制要求的产品,确定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分为一般不合格品和重大不合格品。
4.3.3过程、活动的不符合包括:
a 综合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发布的不符合报告;
b 日常监控和测量所发现的不符合;
c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设备、人身及火灾等事故、事件和各类不符合现象;
d公司主管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各专(兼)职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各类不符合现象;
e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来公司检查时发现的各类不符合现象;
f 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等变更所引起的不符合;
g 顾客或相关方发出的不符合报怨;
h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事故(事件)调查时查出的不符合现象。
不符合过程分为重大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
a重大不符合是指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大(或同等性质)以上事故、事件;设备管理中的重大事故、事件;环境管理中的严重污染(污染物排放指标超标)事件;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下道工序无法开展)的不符合等。
b 一般不符合是指重大不符合以外的各类不符合现象。
4.4 不合格品的标识
4.4.1 不合格物资
a各采购部门应依据《采购控制程序》,确保采购的不合格物资均能被检查出来,并根据本程序进行处理。
b材料管理员对检查出来的不合格物资进行隔离存放,避免不合格物资与合格物资混同发放使用,必要时由部门负责人将不合格物资及时运出施工现场。
c检查发现不合格物资不能及时运走时,在隔离存放的情况下保管员负责标识。
d各采购部门应对不合格物资的标识与隔离进行跟踪监督。
e对不合格物资由管理人员填写不合格物资记录,此记录以验证报告为依据。
f采购验证部门负责组织不合格物资的评审,并提出处置意见,主管领导负责审批。
h管理人员及质量管理员按评审结论执行并在物资使用过程中做好记录。
4.4.2 不合格产品
a公司各级检查人员都应确保所有不合格品均能被查出,并按本程序进行处
理。
b在《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的检验和试验中,如发现不合格产品,责任单位应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