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
具体
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培养其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
重点
难点1、重点:轴对称的性质。
2、难点: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
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
方法探究归纳法、实践操作法教学
工具三角板、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前两节课我们探讨了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来动手做一轴对称的图形。(出示PPT课件第二页)
如图1-13将一张矩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尖扎出“14”这个数字,将纸打开后铺平。
图1-13
[师]同学们做好了没有?
[生]做好了。
[师]很好。你做的轴对称的图形有什么性质吗?
……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2.讲授新课
[师]大家来仔细观察你所做的轴对称的图形.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上图1-13中两个“14”有什么关系?
(2)在上面扎字的过程中,点E与点E′重合,点F与点F′重合。设折痕所在直线为l,连接点E与点E′的线段与l有什么关系?点F与点F′呢?
(3)线段AB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CD与C′D′呢?
(4)∠1与∠2有什么关系?∠3与∠4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甲]上图中的两个“14”是全等的。
[生乙]还关于直线l对称。
[生丙]连接点E与点E′,可知线段EE′与直线l垂直,并且被直线l平分;点F与点F′的线段也被直线l垂直平分。
[生丁]由上面的扎字过程中,我们知道:线段AB与A′B′互相重合。CD与C′D′也是互相重合.所以它们相等,即AB=A′B′,CD=C′D′。
[生戊]因为两个“14”是重叠而成的轴对称,所以∠1与∠2相等,∠3与∠4也相等。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棒。下面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观察图1-14所示的轴对称图形.
图1-14
(1)找出它的对称轴。
(2)连接点A与点A′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连接点B与点B′的线段呢?
(3)线段AD与线段A′D′有什么关系?线段BC与线段B′C′呢?为什么?
(4)∠1与∠2有什么关系?∠3与∠4呢?说说你的理由。
[师]老师让同学们先独立观察图1-14,然后分组讨论。
[生甲]通过折叠可以知道:图中的虚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生乙]通过对折知道:点A与点A′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即:对称轴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点B与点B′的连线也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生丙]把这个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后,可以看到对称轴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它们是全等形,所以线段AD与线段A′D′相等,线段BC与线段B′C′也相等。∠1与∠2及∠3与∠4分别相等。
[师]很好。在这个图形中,(电脑演示这个图形的折叠过程):沿对称轴对折后,点A与点A′重合,对称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是点A′。也可以说:点A与点A′是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点。
线段AD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线段是线段A′D′。
∠3关于对称轴的对应角是∠4。
好。大家在这个图形中,再找一找其他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生甲]点B与点B′是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点C与点C′,点D与点D′也是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
[生乙]线段AB与线段A′B′是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线段,∠1与∠2是关于对称轴的对应角。
[生丙]线段BC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线段是线段B′C′.线段CD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线段是线段C′D′。
……
[师]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齐声]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师]为什么呢?
[生齐声]因为沿对称轴对折后,对称轴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它们是全等形。全等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师]Very good。由此我们得到了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下面我们通过做练习进一步熟悉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
轴对称的性质:
1.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四、课堂练习
1、课本第14页的随堂练习。
2、习题1.6的1、2题。
3、课本第15页的“试一试”。
五、课后作业
必做作业:
“伴你学”练习册的14页“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
“伴你学”练习册的14页“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能力挑战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所提的问题
学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