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0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学习目的;案例与背景;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定性变量与定量变量;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例2-1】判断下列变量的类型;1.2 统计数据的类型; ;【例2-2】 美国消费者是否习惯通过互联网利用信用卡进行购物?假设一家著名的机构表示一旦突破了80%这个数字关卡,人们在头脑中就会牢固树立起通过互联网利用信用卡进行购物的观念。Gallop公司近期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302位购物者当中,有267人是通过互联网利用信用卡进行支付的。
根据Gallop公司的调查结果,我们很想证实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让我们得出以下结论:80%以上的消费者愿意通过互联网利用信用卡进行购物。
1.我们关心什么变量?变量的性质是什么?
2.测量指标是什么?;【例2-3】 在下列事项中采用什么测量指标 能够最好地描述相关信息?; 【例2-4】 考察以下变量,这些变量代表了新加坡390所学校的情况:该地区的学生数量、学校名称、每名学生花费的金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学生的智商。
1.哪些变量属于定性变量?哪些变量属于定量变量?
2.确定每种变量的测量指标。
(a) 定性变量 ? 学校名称
定量变量 ? 该地区的学生数量
每名学生花费的金额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
学生的智商
(b) 该地区的学生数量 ? 比例尺度
学校名称 ? 无序分类尺度
每名学生花费的金额 ? 比例尺度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 ? 比例尺度
学生的智商 ? 间隔尺度;1.3 绝对数与相对数;计算相对数的基本公式为:
相对数的种类很多,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名数,即凡是由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绝对数或平均数指标对比计算所得的相对数,一般都是有名数,而且多用复合计量单位,如人口密度、人均占有土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另一类是无名数,无名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倍数、成数、系数、百分数、千分数等来表示,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
相对数根据相互对比的指标性质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动态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五种。(房价同比,环比);【例2-5】 考察某时期两个部队患病的情况:A部队有534人,其中患病人数为17人;B部队有313人,其中患病人数为10人。我们能否得到A部队的患病率较高的结论。
从绝对数的概念来看,A部队患病人数比B部队高7人。
从相对数来看,
A部队的患病率为:
B部队的患病率为:
因此,两部队的患病率基本上是一样的。;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可靠性分析;统计总体按其包含的单位数分,可分成: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两类。
统计总体按其个体的时空性分,可分成:空间总体和时间总体两类。
总体和个体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它们二者是会转换的。 ; 样本与抽样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观察所组成的称为样本。
简单随机样本:若被抽出的每一个个体之间相互独立,与总体有相同的分布,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几率是一样的(随机性),则这样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抽样:而从总体挑选一部分个体的过程叫做抽样。 ;2.2 统计调查方式;2.3 数据的???集方法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2.4 调查方案的设计 ;2.5 资料的质量分析和可靠性分析 ;统计数据的质量分析 ;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