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02.ppt

发布:2017-12-29约2.6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 3.1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已知的、不为零的概率进入样本的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不遵循随机原则,而是按照研究人员的主观经验或其它条件来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也就是说在抽样时,总体单元的入样概率事先未知,入样与否与研究人员的经验和主观意志有很大关系。 两者的不同: 是否遵循随机原则 非概率抽样一般不能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推断。 3.2 抽样误差和处理 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导致每个样本的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之间存在的差异。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样本的单位数; 抽样的方法;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尽管抽样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但它却是可以控制的。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或者抽样设计是控制这种误差的一个重要方法。 第四节 抽样方法介绍 样本不能准确代表总体,在研究设计中会出 现偏差 : 偏差:如果抽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总体的真实情况存在系统性差距,那么我们说这种抽样方法存在偏差 选择性偏差:系统性趋势排除或包括某一类单位 无反应偏差:样本所选择的单位不产生反应,而且与应答者相比,它们具有非常不同的特性 反应偏差:调查者的提问时间和提问方式会对被调查单位做出的反应产生影响 【例2-6】:电视节目就枪支控制问题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电视观众被邀请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认为民意调查结果值得信赖吗? 电视节目调查一般会产生偏差。因为这种调查是依据自愿抽样方法进行的,即只有那些观看电视节目并对这一问题有强烈意见的人才有可能接受调查。因此,调查结果存在偏差,不能真正加以信赖。 【例2-7】:电话调查: 如果随机从电话本上选取电话及其号码进行某项调查,请问是否会产生偏差? 由于只有那些将电话及其号码印在电话本上的人才有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因此会出现选择性偏差。 【例2-8】:邮件调查 在大部分邮件调查中,较低和较高的社会阶层一般不愿意对调查做出回答,这表面调查结果过于代表中层阶级的观点。这时会产生无反应偏差。 【例2-9】:一名心理学家想要研究夫妇之间的分居问题。此时你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心理学家发现分居会削弱夫妇之间的感情,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眼不见,心不想。你能够想象为什么会那样吗?”受访者对结果并不感到奇怪。这名心理学家在不同的时候对另一组受访者又进行了同样的调查,“心理学家发现分居会增强夫妇之间的感情。正如一句俗语所说,分离使爱心更浓。你能够想象为什么会那样吗?”受访者对结果并不感到奇怪。 由于叙述中选用了不同的词汇,因此调查结果出现了反应偏差。 4.1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对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仅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以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均有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一种基本的等概率抽样方法,其他概率抽样都可以看成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具体做法 : 直接抽选法 抽签法 随机数码表法 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对调查对象的情况很少了解; 总体单位的排列没有秩序; 抽到的单位比较分散时也不影响调查工作。 4.2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首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抽取一个简单随机样本。每一层抽取的观察值数量不仅能够代表样本的百分比,而且能够代表总体的百分比。同一层的观察值应当有相同的特征。不同层的观察值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按照某一种或几种特征对总体进行分层。 第二,确定在各层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可采 取等比例和不等比例抽取两种不同的方法。 分层抽样抽样的主要优点有: 提高从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性。 分层抽样特别适用于既要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也要对各子总体(层)的参数进行推断的情形, 例如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若以省为层,那么调查以后即可进行全国性的统计,也可获得各省的统计数据。 分层抽样实施起来灵活方便,而且便于组织。由于抽样是在各层独立进行的,因此它允许根据不同层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分层抽样要求:尽量使层(组)的分布与总体中个体的分布相似 即要求层内(组内)方差尽量小,而层间(组间)方差尽量大。 分层抽样的主要局限性:调查者必须对总体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无法进行恰当的分层。 4.3 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 是对研究的总体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或若干个单位,并把这些抽取的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观察的一种抽样方法。 k i k i+k i+2k i+(n-1)k i k 等距抽样示意图 虽然等距抽样在概念方面与简单随机抽样很相似,但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更加容易实施。这种方法是以相等间隔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值。 等距抽样的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