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物理最后冲剌卷01.doc

发布:2016-12-28约2.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高考物理最后冲剌卷01 1.图中的是游乐场中的滑道模型,它位于竖直平面内,由两个半径都是的1/4圆周连接而成,它们的圆心、与两圆弧的连接点在同一竖直线上.沿水池的水面.一小滑块可由弧的任意点从静止开始下滑. 1.若小滑块从开始下滑到脱离滑道过程中,在两个圆弧上滑过的弧长相等,则小滑块开始下滑时应在圆弧上的何处?(用该处到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 2.凡能在点脱离滑道的小滑块,其落水点到的距离如何? 1对应答案:如图所示,设滑块出发点为,离开点为,按题意要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其为,若离开滑道时的速度为v,则滑块在处脱离滑道的条件是 (1) 由机械能守恒 (2) (1)、(2)联立解得 或 (3) 2.设滑块刚能在O点离开滑道的条件是 (4) v0为滑块到达O点的速度,由此得 (5) 设到达O点的速度为v0的滑块在滑道OA上的出发点到的连线与竖直的夹角为,由机械能守恒,有 (6) 由(5)、(6)两式解得 (7) 若滑块到达O点时的速度,则对OB滑道来说,因O点可能提供的最大向心力为mg,故滑块将沿半径比R大的圆周的水平切线方向离开O点.对于的滑块,其在OA上出发点的位置对应的角必大于,即,由于,根据机械能守恒,到达O点的最大速度 (8) 由此可知,能从O点离开滑道的滑块速度是v0到之间所有可能的值,也就是说,从至下滑的滑块都将在O点离开滑道.以速度v0从O点沿水平方向滑出滑道的滑块,其落水点至的距离 (9) (10) 由(5)、(9)、(10)式得 (11) 当滑块以从O点沿水平方向滑出滑道时,其落水点到的距离 (12) 由(8)、(10)、(12)式得 (13) 因此,凡能从O点脱离滑道的滑块,其落水点到的距离在到之间的所有可能值.即 (14) 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一种原子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贝克勒耳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牛顿通过实验沿出了万有引力恒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炸裂后弹片a的质量是炮弹质量的2/3,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试求:(1)弹片b的落地点D的横坐标;(2)炮弹爆炸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的机械能。 本题考查学生图示信息的采集能力:轨迹左右两部分对称于oy轴,可见弹片离开C点时速度水平向左,且= 。另外考查学生的近似处理问题的能力:炮弹在C点爆炸的过程极短,且内力远大于炮弹受到的外力,故可认为水平向上系统(a和b)动量守恒。在知识点问题上,主要是考查动量观点、能量观点和平抛运动等。本题分析如下: (1)设炮弹质量为,它到达C点时速度为(水平向右),由于炮弹在C点爆炸后,,弹片a恰好沿原路径返回,轨迹又是对称于oy轴,则= 。由a、b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因此有= 。由于弹片a、b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于是有。因此,弹片b的水平射程。 (2)在炮弹爆炸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等于爆炸前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因而有: ,而,所以, [答案](1) (2) 5.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自动干手机已经进入家庭。洗手后,将湿手靠近自动干手机,机内的传感器便驱动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A.改变了湿度 B.改变了温度 C.改变了磁场 D.改变了电容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的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它取自于生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解答此类问题,不是靠瞎碰,应平时多关心周围的物理现象,在享受现代文明、各种家用电器时加强学习,弄清原理。有些高新技术,学生并不了解其内部原理,但可以借助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逻辑推理进行科学判断。本题分析如下: 在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中,担负着信息采集任务的传感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感器种类繁多,有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热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等。根据自动干手机工作的特征,即手靠近电热器开始工作,手撤离电热器停止工作,不难判断出传感器的种类。人是一种导体,可以和其他导体构成电容器,因此物理学上有人体电容之说。手靠近干手机相当于连接进一个电容器,故可以确定干手机内设置有电容式传感器,手靠近改变了电容。 [答案]D 用心 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