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工程大学-结构力学-第二章-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b.ppt

发布:2017-05-17约6.47千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由此可知,规律3还可叙述如下: 三个刚片用不共线的三个铰(实铰或虚铰)两两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⑧ 一个瞬铰C在无穷远处,铰A、B连线与形成瞬铰的链杆1、2不平行,故三个铰不在同一直线上,该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图h)。 A III 1 II B 2 I C (h)几何不变体系 ⑨ 瞬铰B、C在两个不同方向的无穷远处,它们对应于无穷线上两个不同的点,铰A位于有限点。由于有限点不在无穷线上,故三铰不共线,体系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图i)。 B III II C I A (i)几何不变体系 ⑩ 形成瞬铰B、C的四根链杆相互平行(不等长),故铰B、C在同一无穷远点,所以三个铰A、 B、C位于同一直线上,故体系为瞬变体系(图j)。 A III II C I B (j)几何瞬变体系 二、基本组成规律的应用 有两个方面: (1)利用基本组成规律构成几何不变体系; (2)对已给的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在此,主要介绍第二方面的内容。 解题思路:基础看作一个大刚片;要区分被约束的对象及提供的约束;在被约束对象之间找约束;除复杂链杆和复杂铰外,约束不能重复使用。 例2-2-1 试分析图a)所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a) 解:(1)被约束对象:刚片I,II及结点D。 (a) 1 2 3 4 5 D I II(基础) 刚片I、II用链杆1、2、3相连,符合规律4,组成大刚片 ; 大刚片 、结点D用链杆4、5相连,符合规律1。 故体系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解:(2)被约束对象:刚片I,II,III及结点D,见图(b)。 II(基础) (b) A 1 2 3 4 D I III B o 刚片I、II用链杆1、2相连(瞬铰o);刚片I、III用铰B相连;刚片II、III用铰A相连。铰A、B、o不共线,符合规律3,组成大刚片 。 大刚片 与结点D用链杆3、4相连,符合规律1。 故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II(基础) (b) A 1 2 3 4 D I III B o 例2-2-2 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刚片I、II用链杆1、2、3(约束)相连,符合规律4。故该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1 2 3 I II(基础) 解:被约束对象:刚片I,II(基础)。 注意:约束代换,直杆1、3代替折杆。 例2-2-3 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A、B、C三铰均在无穷远处,位于同一无穷线上,故为瞬变体系。 解:刚片I、Ⅱ用链杆1、2相连,(瞬铰A); 刚片I、Ⅲ用链杆3、4相连,(瞬铰B); 刚片Ⅱ、Ⅲ用链杆5、6相连,(瞬铰C)。 B A C 6 I 1 2 5 III II 3 4 例2-2-4 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构造。 因为A、B、C三铰不在同一直线上,符合规律3,故该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解:刚片I、Ⅱ用链杆1、2相连 (瞬铰A); 刚片I、 Ⅲ用链杆3、4相连(瞬铰B); 刚片Ⅱ、Ⅲ用链杆5、6相连(瞬铰C)。 C A 1 2 I III(基础) II 4 3 5 6 B 小结: (1)要正确选定被约束对象(刚片或结点)以及所提供的约束。 (2)要在被约束对象(刚片或结点)之间找约束,除复杂链杆和复杂铰外,约束不能重复使用。 (3)注意约束的等效替换。 特别说明:当体系与基础的连接不符合两刚片连接规律时,应从体系内部寻找构造单元,进行分析。 复杂形状(曲线、折线等)链杆可用直链杆代替; (a) (b) (c) 关于“二元体”(见规律1 ) 体系中若局部有不共线的两根链杆将一铰结点联于主体,则此局部称为“二元体”。 分析体系时,可以先排除“二元体”,然后分析主体部分的几何构造;若主体部分几何不变,则整个体系几何不变。如: 1 2 3 4 9 5 6 7 8 10 11 12 10 1 2 3 4 5 6 7 8 9 E A B C D 思考题 : 试分析下图示各体系的几何构造组成。 (a) (b) (c) (d) (e) (f) 特例1 特例2 (g) (h) (i) (j) Ⅰ Ⅱ Ⅲ基础 G 1 2 H 3 4 A B C D E F A B C D E G Ⅰ Ⅱ Ⅲ A B C D E F OⅠⅡ OⅡⅢ OⅠ Ⅲ OⅠⅢ Ⅲ Ⅰ Ⅱ A B C E D F OⅠⅡ OⅡⅢ 内部可变度问题 (k) Ⅵ Ⅰ Ⅱ Ⅲ Ⅳ Ⅴ A B C D G E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