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 例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的资料完整的体检者的资料。分别观察首次体检和 3 个月、6 个月时 HbA1c 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HbA1c 在首次体检和随后的 3、6 个月随访时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分别为:90. 32% 、66. 27% 、22. 7%;89. 47% 、77. 16% 、30%;89. 74% 、90. 68% 、51. 7%。结论 :HbA1c 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好,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诊断
【中图分类号】R78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54-01
最近几十年中,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大多数“健康”体检人群检测血糖仅选用空腹血糖这一指标,行餐后2h血糖检测或OGTT试验,对体检者来说相对复杂,多数体检方案都未采用,常导致部分糖尿患者漏诊和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错失提前干预的机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主要存在于糖尿病或其他高血糖患者中,糖化过程缓慢进行,一旦形成,不再解离,是反映血糖(真糖)水平的最佳指标,且无年龄、性别差异,检测方便,费用不高,大多数患者能接受。但由于各实验室对HbA1c检测方法的不统一,在我国HbA1c尚未被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为探讨HbA1c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本文观察分析了200例体检者首次体检和3个月、6个月时HbA1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为在我院体检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OGTT试验,资料完整者200例,男108例,女92例,年龄(50. 2plusmn;9.5)岁,伴体重指数BMIge;24kg/mmz例,伴血脂异常72例,伴高尿酸血症52例,伴高血压66例,有糖尿病家族史21例。
1.2 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正常值3.9一6.1mmol / 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值4%-6%)。对HbA1c升高但空腹血糖正常者行OGTT试验,筛查出血糖异常者,从中可以确认部分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人(即2hPG gt; 11.1mmol /L),将该试验中7.8mmo1/Llt; 2hPGlt;11.lmmol/L的糖耐量异常者(IGT)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予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在2,4,6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各时间点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前次升高者不再进入下一时间点的复查。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年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11.lmmol/L;②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Ommol/L(空腹标准: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③ 0 GTT(服75 g无水葡萄糖)的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 / L。以上3项标准中,只要有1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1d再选择上述3项中任何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OGTT试验方法:①试验前准备,至少需要3d正常饮食与活动量,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得低于15g/d。实验前可正常活动,实试验前需空腹10一16h,期间以饮水;②试验时间应于上午7一9时开始,被试者要尽量注意体息,严禁剧烈体力活动,避免应激性刺激、恶心及呕吐;③将75g无水葡萄糖(或1.75g/kg,总量不超过75 g)溶解在250m1水中,5 min内饮完。空腹(0min)及服糖后30,60,120、及180min采血测血糖,同时留尿查尿糖;④有面色苍白、晕厥等严重反应时,应停止试验。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SPS19.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首次诊断糖尿病的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有85例,其中达到诊断标准的有28例,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有56例;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的共有115例,其中达到诊断标准的有3例,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有112例。3个月时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有71例,其中达到诊断标准的有34例,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有37例;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的共有129例,其中达到诊断标准的有4例,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有125例。6 个月时糖化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