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观察课本P29面表格:从中寻找规律? 2、《步步高》P20:1表格 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 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 【课堂练习】 复习回复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应用1:进行相关计算(通常结合三行式进行) 三行式---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三行式的格式: N2 + 3H2 2NH3 初(mol) 变(mol) 平(mol) 三行式---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三行式的格式: N2 + 3H2 2NH3 初(mol/L) 变(mol/L) 平(mol/L) 三行式---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三行式的格式: N2 + 3H2 2NH3 初(mol) 变(mol) ts后(mol)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应用1:进行相关计算(通常结合三行式进行) 关于平衡常数的几点说明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应用2:判断多重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方向(勒夏特列原理的补充) 第4课时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1.08 1.38 1.61 3.89 学习·探究区 生成物平衡浓度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平方之比近似 为一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生成物浓度以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 以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 ①描述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②K值的大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的限度)。K值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平衡常数特点:K值与浓度无关,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1.61 3.89 1.08 1.38 学习·探究区 放热 吸热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1、Fe3O4(s) + 4CO(g) 高温 3Fe(s) + 4CO2(g) 如: 练习1:请大家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小结】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如: 练习2:请大家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并找出各平衡常数之间关系。 ①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 ② N2(g)+ H2(g) NH3(g)的平衡常数为K2, ③NH3(g) N2(g)+ H2(g)的平衡常数为K3 . 【小结】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同一可逆反应,不同方程式的平衡常数之间存在一定数学关系。 学习·探究区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三、K值与浓度无关,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二、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五、同一个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平衡常数不同,但存在一定关系! 四、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值越小; 对于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值越大;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三行式应用:计算各种反应物或产物的物质的量、浓度、速率、转化率、体积分数、平衡常数等。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任何未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体系,都再向平衡状态靠拢! 例1: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O2 2SO3 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 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哪个方向进行? 例2:思考:对于氯水中Cl2与H2O的反应,在一定外界条件下,加入H2O平衡是否移动?如果移动是正向还是逆向?为什么? 课堂小结 (1) K只是温度的函数,不随起始浓度大小而变化。 (2) K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3) K值大小标志反应能达到的最大限度,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应越完全。 (4)利用K值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并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 学习·探究区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学习·探究区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平衡不移动 平衡不移动 平衡不移动 学习·探究区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回顾区 学习·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不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