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醛与酮 有机化学.ppt

发布:2018-10-31约4.29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习题 第九章 醛和酮 一、醛和酮的分类及命名 1. 习惯命名法 2. 系统命名法——使羰基的位次尽量小 二、醛和酮的结构 三、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1. 沸点 2. 溶解性 3. 气味 四、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一)亲核加成反应 1. 加氢氰酸 2. 加醇和水 (1) 与醇的加成 (2) 与水的加成 3.加Grignard试剂 4. 与氨衍生物的加成 (二)α-C 及 α-H 的反应 1. 醇醛缩合 2. 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 3. 卤代反应 (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 氧化反应 2. 还原反应 小 结 条件:有α-H的羰基化合物(醛、酮、羧酸、酯等)及某些含氮有机物和糖类 1 为什么会有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 -H+ H+ 酮式 烯醇式 负碳离子 烯醇负离子 (酮的性质) (烯醇的性质) 2 实验 酮式和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 加入乙酰乙酸乙酯 加入FeCl3—显紫色 加入饱和溴水—褪色 稍候又显紫色 为什么乙酰丙酮烯醇式含量高? 3 π-π共轭 分子内氢键 高达99%? 苯甲酰丙酮 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化程度最大的是 A. B. C. D. E. 怎样写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a) (b) 3 + + α C H I 3 + ( H ) R C O O N a + N aI 3 + 3 H 2 O 淡黄色晶体 3 C H 3 C O R ( H ) + I 2 + 4 N aO H α 碘仿反应 反应物要求: ?-C上有三个活泼氢的醛、酮 醛: 乙醛 酮: 甲基酮 1 ? 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A. 2-戊醇 B. 丙醛 C. 苯乙酮 D. 丁酮 醇: NaOI 常用于: I2 + NaOH 黄 (-) CHI3 (黄) (-) CHI3 (黄) 鉴别乙醛、甲基酮及 2 2-戊醇 2-戊酮 3-戊酮 实验 碘仿反应 试管①—乙醛 试管②—丙酮 试管③—苯甲醛 试管④—异丙醇 ④ ③ ② ① ④ ③ ② ① 各加入碘试液 ①、②、④—黄 加入氢氧化钠后 RCHO + 2 [Ag(NH3)2]OH RCOONH4 + 2 Ag + 3 NH3 + H2O RCHO + 2 Cu(OH)2 + NaOH RCOONa + Cu2O + 3 H2O 醛易氧化,酮较难 Cu2O(砖红) 名称 Tollens试剂 Fehling试剂 Benedict试剂 AgNO3 的氨水溶液 CuSO4、NaOH和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液 CuSO4、Na2CO3 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液 组成 Ag(银镜) Cu2O(砖红) 现象 适用范围 所有醛 脂肪醛 脂肪醛 常见的弱氧化剂 实验 银镜反应 硝酸银的氨水溶液 试管①—乙醛 试管②—丙酮 试管③—苯甲醛 水浴加热 ③ ② ① ①、③出现银镜 实验 与Fehling试剂反应 加入Fehling试剂混合液 试管①—乙醛 试管②—丙酮 试管③—苯甲醛 水浴加热 ①②③   ①出现砖红 3 1 2 Fehling试剂 Cu2O (砖红) (—) —— Clemmensen反应 (1) Zn-Hg, HCl(锌汞齐加浓盐酸) * 不要求做的题目:9-12 改错: p285 9-13(1) 应为: 习题集:6、10 p286 9-16 B 应为: 二、醛和酮的结构 三、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四、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一)亲核加成反应 (二)α-C 及 α-H 的反应 (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一、醛和酮的分类及命名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醛 通式 RCHO 酮 通式 RCOR’ 官能团 羰基 醛基 酮基 甲基苯基酮 甲(基)乙(基)酮 (丁酮) (1-苯基-1-乙酮或苯乙酮) α β γ δ ω α β γ ′ ′ ′ 4-甲基-3-乙基戊醛 (γ-甲基-β-乙基戊醛) 3-甲基-1-苯基-2-丁酮 (脂肪醛) (脂肪酮) 对-甲氧基苯甲醛 (芳香醛) 3-苯基-2-丙烯醛(肉桂醛) (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柠檬醛) 1 3 5 7 2-甲基-1,4-环己二酮 (脂肪酮) (不饱和醛) (不饱和醛) 116.6° H H O C σ键 π键 δ - δ + 121.7° 甲醛的结构 sp2 正戊烷 乙醚 丁醛 丁酮 丁醇 丙酸 Mr 72 7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