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马文旭1 李秀岩2 刘衍华2
(1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1;2大庆龙南医院妇产科 黑龙江大庆 163453)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053-02
【摘要】 目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而导致的脑损害,纳洛酮除具有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作用外,还能有效抑制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选取我院的住院病例,均符合HIE的临床诊断和分度标准,不包括轻度病例。随机分两组,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胎龄、日龄、Apgar评分及HIE的分度方面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 二者差异显著。结论 治疗组NAN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纳洛酮可作为临床早期治疗HIE的有效药物之一。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纳洛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而导致的脑损害,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通过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测定(NBNA),观察纳洛酮对HIE患儿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HIE患儿全部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住院病例,均符合HIE的临床诊断和分度标准,不包括轻度病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胎龄、日龄、Apgar评分及HIE的分度方面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支持治疗、镇静、降颅压、纠正酸中毒及应用脑细胞代谢药物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2~0.4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30~50ml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5~7天。
1.3 NANB神经行为评分 采用鲍秀兰等制定的NANB 20项评分法,对HIE患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定,由经培训并鉴定合格者专人评定。检查环境安静、半暗、温暖。检查时间在2次哺乳之间。检查时结合新生儿的7种状态(深睡、浅睡、嗑睡、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哭)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NBNA测得数据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后NANB结果比较。
3 讨论
HIE多见于围生期窒息,它的本质是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脑损伤,主要病理变化为脑水肿、脑组织坏死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在HIE的病理过程中,发生自由基连锁反应,兴奋性氨基酸释放。近年来研究还表明,新生儿窒息时,尤其是重度窒息,血浆及脑组织中beta;内啡肽(beta;-EP)含量可明显增高,而beta;-EP的增高与脑水肿密切相关,并对心血管功能及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纳洛酮是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且脂溶液性高,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抑制beta;-EP的释放,改善缺血区神经元的电活动和缺血区脑组织的氧供状态。具有改善脑组织血流量,减轻脑水肿,缓解呼吸抑制,催醒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纳洛酮除具有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作用外,还能有效抑制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NAN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纳洛酮可作为临床早期治疗HIE的有效药物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韩玉昆整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
[2] 鲍秀兰,虞人杰,李着算,等.中国12城市正常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价.中华儿科杂志,1990,28(3):16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