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探讨【摘要】? 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例新生儿HIE随机分为常温组、亚低温组各1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干预,亚低温组于生后6小时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生化(血糖、血电解质及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失常、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病死率分别是18.2%(2/11)和27.3%(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治疗72小时后心率减慢(P0.05),但停止亚低温治疗后差异很快消失(P0.05);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亚低温组高于常温组,分别为36±9分、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安全的。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尤其是重症HIE是新生儿期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即使存活也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何减少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后遗症是治疗的难点和要点,尽管治疗方法众多,但目前仍无疗效确切的干预方案[1]。本文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HIE 22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HIE 22例。入选标准为: (1)生后6小时以内;(2)胎龄≥36周;(3)体重≥2500 g;(4)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H<7.0,或生后1分钟Apgar评分≤3分,5分钟仍≤5分;(5)生后6小时内出现临床症状(如昏迷、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惊厥、呼吸不规则等)。先天性畸形、失访、颅内出血者予以剔除。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常温组各11例。病例诊断以199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为标准。
??? 亚低温组中男6例,女5例;出生体重2568.3~4005.6 g,平均3320.5±287.9 g;胎龄36.2~39.5周,平均39.1±2.2周;中度HIE 6例,重度5例;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2.3±0.2分,5分钟Apgar评分为3.8±0.4分;入院0.5~5.9 h,平均2.1±0.2 h。常温组男6例,女5例,出生体重2667.8~3956.2 g,平均3511.2±300.6 g;胎龄36.5~40.1周,平均38.8±2.5周;中度HIE 7例,重度4例;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2.4±0.3分,5分钟评为4.0±0.5分;入院0.3~5.5 h,平均1.9±0.3 h。两组间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即维持足够通气与换气功能、维持周身各器官良好灌注、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2]。亚低温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6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将特制的冰帽置于患儿头部,温度探头放置于患儿鼻咽部,依据鼻咽部的温度冰帽温度可在5~20自动调节,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4±0.2),直肠温度维持在34.5以上。必要时予以远红外加温。持续72小时,然后自然复温。
??? 于应用亚低温治疗前、中、后,即0 h、72 h、96 h,观察两组患儿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血气分析。在室温(22~27)、半暗的安静环境中,由经过训练、不知道分组的主治医师采用鲍秀兰等制订的20项新生儿神经测查法,对所有生后28天的病例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行为能力6项、被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和一般评价3项,每项评分有3个分度 (0、1、2分),满分为 40分,≥35分为正常, 35分为异常[3]。
???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tata7.0版本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或精确检验法。P 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亚低温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硬肿、消化道及肺出血、心律失常、DIC及难以纠正严重低血压,亚低温组和常温组病死率分别为18.2%(2/11)和27.3%(3/11),差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