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结构力学习题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判断题:
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
7、图a、b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与竖向位移间的关系为:= 。
8、图示桁架各杆E A相同,结点A和结点B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
10、求图示结构铰A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 ,EI = 常数。
11、求图示静定梁D端的竖向位移 。 EI = 常数 ,a = 2m 。
14、求图示刚架B端的竖向位移。
15、求图示刚架结点C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17、求图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21、求图示结构B点的竖向位移,EI = 常数 。
23、求图示刚架C点的水平位移 ,各杆EI = 常数 。
27、求图示桁架中D点的水平位移,各杆EA 相同 。
30、求图示结构D点的竖向位移,杆AD的截面抗弯刚度为EI,杆BC的截面抗拉(压)刚度为EA。
31、求图示结构D点的竖向位移,杆ACD的截面抗弯刚度为EI ,杆BC抗拉刚度为EA 。
39、图示刚架杆件截面为矩形,截面厚度为h , h/l = 1/ 20 ,材料线膨胀系数为 ,求C点的竖向位移。
40、求图示结构B点的水平位移。已知温变化℃,℃ ,矩形截面高h=0.5m,线膨胀系数a = 1 / 105。
41、图示桁架由于制造误差,AE长了1cm,BE短了1 cm ,求点E的竖向位移。
第四章 超静定结构计算——力法
一、判断题:
1、判断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1)、 (2)、
(3)、 (4)、
(5)、 (6)、
(7)、
2、力法典型方程的实质是超静定结构的平衡条件。
3、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力和内力,只与各杆件刚度的相对数值有关。
4、在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因素作用下,静定与超静定结构都有内力。
5、图a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结构,则其力法方程为。
6、图a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结构,h为截面高度,为线膨胀系数,典型方程中。
7、图a所示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程为 。
二、计算题:
8、用力法作图示结构的M图。
9、用力法作图示排架的M图。已知 A = 0.2,I = 0.05,弹性模量为。
10、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M图。EI =常数。
11、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的M图。
13、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出图。常数。(采用右图基本结构。)
14、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图。EI =常数。
16、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图。EI =常数。
21、用力法作图示结构的 M 图 。EI = 常数。
22、用力法作M图。各杆EI相同,杆长均为 l 。
38、用力法计算并作出图示结构的图。已知常数,常数。
47、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的M图,已知:=0.00001及各杆矩形截面高。
第五章 超静定结构计算——位移法
一、判断题:
1、判断下列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1) (2) (3)
(4) (5) (6)
2、位移法求解结构内力时如果图为零,则自由项一定为零。
3、位移法未知量的数目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4、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可以是静定的,也可以是超静定的。
5、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原结构的位移协调条件。
6、图示结构,当支座B发生沉降时,支座B处梁截面的转角大小为,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设EI =常数。
7、图示梁之 EI =常数,当两端发生图示角位移时引起梁中点C之竖直位移为(向下)。
8、图示梁之EI=常数,固定端A发生顺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