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docx

发布:2018-12-26约7.6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某企业2003年某月份生产资料如下: 组中值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 实际产量(件) 工人数 55 50-60 3 8250 65 60-70 5 6500 75 70-80 8 5250 85 80-90 2 2550 95 90-100 2 4750 计算该企业的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若把上题改成:(作业 3) 组中值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人) 产量 55 50-60 3 150 65 60-70 5 100 75 70-80 8 70 85 80-90 2 30 95 90以上 2 50 合计 20 400 计算该企业的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3、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 单位成本(元/件) 98年产量(件) 99年成本总额(元) 98年成本总额 99年产量 甲 25 1500 24500 乙 28 1020 28560 丙 32 980 48000 试计算该企业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成本。 4、2000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品种 价格(元/件) 甲市场销售额(元) 乙市场销售量(件) 甲销售量 乙销售额 甲 105 73500 1200 乙 120 108000 800 丙 137 150700 700 合计 - 332200 2700 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 变异系数比较稳定性、均衡性、平均指标代表性(通常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 5、有甲、乙两种水稻,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 乙品种实验资料如下: 亩产量(斤) 播种面积(亩) 900 1.1 990 11221.1 950 0.9 855 2340.9 1000 0.8 800 0.8 1050 1.2 1260 2881.2 1100 1.0 1100 9801 合计 5.0 5005 26245 试计算乙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并比较哪一品种的亩产量更具稳定性? 6、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组中值 按成绩分组 学生人数 55 60以下 4 220 1600 65 60-70 10 650 1000 75 70-80 25 1875 0 85 80-90 14 1190 1400 95 90-100 2 190 800 25 4125 4800 试计算乙班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个班哪个平均成绩更具代表性。 7、甲、乙两个生产班组,甲组工人平均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 工人数(人) 10~20 18 20~30 39 30~40 31 40~50 12 计算乙组工人平均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均衡? (作业 5)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8、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⑴ 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⑵ 若2002年人均收入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作业 6) 9、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计算出如下资料: 要求:⑴ 计算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说明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⑵ 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0、根据某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要求:⑴ 计算销售额与销售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说明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⑵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⑶ 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⑷ 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11、某部门5个企业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资料如下: 企业编号 产品销售额(万元) 销售利润(万元) 1 430 22.0 9460 184900 484 2 480 26.5 12720 230400 702.25 3 650 40.0 20800 422500 1024 4 950 64.0 60800 902500 4096 5 1000 69.0 69000 1000000 4761 3510 213.5 172780 2740300 11067.25 要求:⑴ 计算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说明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⑵ 确定以利润额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