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真菌基础知识 一、本章重点 1.真菌在营养体、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等方面的基本特性 2.真菌的分类系统 3.真菌的营养方式 二. 本章难点 真菌分类系统演变 真菌生活史的类型 主要参考书 1、邢来君,李明春编著. 1999. 普通真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2.C.J.阿历索保罗 等编,姚一建,李玉 等译.2000.菌物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节?? 真菌营养体与繁殖体 一.真菌的定义 1.真菌的六大特征 (1)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2)能产生孢子 (3)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一般能进行有性或/和无性繁殖 (5)常有茂盛的分枝的丝状营养体 ? (6)典型的具有几丁质的细胞壁 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有时为单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壁含纤维素或几丁质,或两者兼有,但少数种类无细胞壁。 营养菌丝 一般丝状真菌统称霉菌(mold 分生孢子 2. 单细胞真菌统称酵母菌(yeast) 3.形成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统称蕈菌 2.真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A.有益真菌 a. 酵母菌在发酵工业(酒、醋、酱油、有机酸、维生素)和医疗卫生、药材生产(如:灵芝、虫草、茯苓、猪苓、竹黄)中有重要作用。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分别是真菌产生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菌素。 b.真菌能将农作物收藏后的秸杆废料等动植物残体转化为有机肥料,完成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利用这些动植物废料能生产各种食(药)用菌,如:香菇、木耳、双胞蘑菇、金针菇、灵芝、猴头、银耳、茶树菇等。 c.真菌能与松科、兰科植物根系共生,吸收营养,绿化山川。 与松科树种共生 外 生 菌 根 食 用 真 菌 种 类 B.有害真菌 a.?真菌能引起农作物普遍发生严重病害,约80%植物病害由真菌引起。如: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棉枯黄萎病等。 水稻病害 b.?真菌能引起人体及动物体的疾病 真菌既能引起皮肤、毛发、指甲等浅表组织感染,亦能引起深部组织(如脑、神经、肺、内脏、骨骼)感染。 c.?? 真菌毒素能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二.真菌的营养体及其组织体 真菌丝状的管状细胞称之为菌丝(hyphae),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之为菌丝体(mycelium, 复数mycelia)。 菌丝有隔膜时,称之为有隔菌丝。隔膜上有单个、多个或桶状膜孔,供细胞质流动; 菌丝膜无隔膜时,称之为无隔菌丝。无隔菌丝在受伤或进行繁殖时,形成无孔隔膜。 菌丝的生长 菌丝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称之为子实体。 少数单细胞的营养体在繁殖时相互串联,形成假菌丝(pseudomycelium) 真菌的组织 真菌菌丝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后,会相互交织在一起;若形成相互较为疏松的组织,称为疏丝组织(prosechyma); 如果相互交织紧密,由大致等径的薄壁细胞组成,则称之为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 疏丝组织与拟薄壁组织 (一)真菌组织体的类型 1.菌核 2.子座 3.菌索 1.菌核(sclerotium) 外部由拟薄壁组织形成,内部由疏松组织形成,外紧内松,能抵抗不良环境;菌核萌发时能形成菌丝或产孢子实体。 菌核的形态有菜籽状、鼠屎状、角状或拳头状等。 菌核结构模式图 2.子座(stroma) 由菌丝体形成的垫状结构,在其上或其中着生子实体。 ? 虫草—虫体+菌核+子座 3.菌索(rhizomorphs) ? 由菌丝体形成的索状物,有一个坚实的外层和一个生长的顶端,能抵抗不良环境,并不断向前生长。? 菌索的顶端结构 (二)菌丝的变态类型 1、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在不良环境下,部分菌丝细胞中原生质体浓缩,细胞壁增厚,壁表面常形成突起,这些厚壁细胞称之为厚垣孢子。 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厚垣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而生存,其它细胞死亡,而厚垣孢子供风雨传播,在条件适宜时再萌发为菌丝。 ? 2.吸器(haustoria) 菌丝产生一些分枝物,伸到宿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称为吸器。? 3.假根(rhizoids) 假根是菌丝分枝出的一部分,用于伸入基质中吸收养分,同时支撑基质表面产生的子实体。 4.菌丝环或菌丝网 由菌丝分枝组成环状或网状组织用来扑捉线虫类原生动物的结构 ? 三.真菌的无性繁殖 细胞核经过有丝分裂(mitosis),但不经过性器官或性细胞结合进行减数分裂(meiosis)而繁殖的现象,称之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