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数控增益放大器讲解.doc

发布:2016-11-10约5.4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计目的 1、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进一步掌握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EDA软件Multisim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设计。 4、初步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 5、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设计内容及要求 1、任务 设计并制作1个数控增益放大器。 2、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数字控制增益的放大器,要求在控制按键的作用下,放大器的增益依次在1~ 8之间转换。 2)用LED数码管显示放大器的增益。 3、主要元器件 包括:74LS283,74LS48,74LS160,74LS04,LF412,CC4051。 设计方案 可选择同相输入比例放大器,其电压增益为 如果取R1=10kΩ,则可以通过改变R2实现增益的改变,当R2=0时,Auf=1;当R2=l0kΩ,Auf =2;当R2=20kΩ, Auf=3;依次类推,当R2=70kΩ, Auf=8。为达到放大器增益数字控制的目的,可由数据选择器和电阻构成数控电阻网络,代替图中的R2,通过改变数据选择器的地址编码,实现数控电阻的目的。 设计原理图(包括电路各部分的功能): 根据数控增益放大器功能要求,最终设计方案将电路分为以下几部分: (1)信号产生及观测部分:实现信号的输入与增益的观测 (2)放大电路部分:实现信号的增益放大功能 (3)放大倍数输入及控制部分:实现增益放大倍数的手动自由控制 (4)放大倍数显示部分:实现放大倍数的显示 在实际电路接线中,由于异步计数器芯片的缺乏,采用一个同步计数器来代替,实现放大倍数0~7的显示。 四、本人负责的部分 (1)设计电路实现增益放大倍数的输入、控制与显示。 (2)实际接线中设计、检查74161同步计数器与其他部分的接线;调试过程中部分问题的发现与排除。 设计过程及遇到的问题: 整个设计过程我先后使用了以下三套设计方案, (1)最初确定使用74LS283四位加法器实现放大倍数的显示比输入到模拟开关的数值+1,如图 使用加法器可以方便地实现显示放大倍数比输入地址+1的功能,接线简洁,所需芯片数量少,芯片功能简单易懂,可大大地减少工作量,但由于实验室没有74LS283加法器,我不得不更换其他方案。 (2)采用两片74161同步计数器代替加法器实现放大倍数的输入、控制与显示,如图, 左边的计数器输出信号引入到模拟开关的输入端,两片同步计数器采用同一个脉冲信号,在第一个计数循环,两片计数器均从0计数到8;之后左边的计数器反馈置数为0,右边的计数器反馈置数为1,从而第二个计数循环,右边的计数器总比左边的计数器输出超前1,实现放大倍数的显示比输入到模拟开关的数值+1。 该方案只需一个开关控制脉冲,操作较方便。然而,接下来的测试中,我发现其存在很大的漏洞。进入第三个计数循环之后,实际放大倍数为1时,显示却为2;实际放大倍数为2时,显示却为3……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为何会发生此类问题。 使用该方案只有在第二个计数循环能实现+1功能,进入第三个循环之后则会发生错位。因为进入第二个循环左边计数器的循环为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而右边计数器循环 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0001;此时可以正常地完成显示+1功能。 下面进入第三个计数循环:左边计数器的计数循环为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0000,右边计数器为 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0001-0010-0011。左边计数器循环模长为9,右边计数器循环模长为8,同样,接下来每经过一次循环就会发生一次错位,因此在第二个循环之外的其他计数循环都会发生错位,而且每过八个计数循环才能出现一次所需要的正常的计数过程。 两个计数循环模长不等是造成错位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正是我在设计过程中所忽略的一点,这使得该部分的操作、观测变得极为繁琐,而无法完整地、稳定地实现显示+1功能。由于上述问题,我不得不放弃该方案,不过该方案也为我接下来的设计提供了基本思路,我只需针对这些错位问题做些改进。 (3)最终设计方案:采用两片74193异步计数器代替74161同步计数器实现放大倍数的输入、控制与显示,如图,异步计数器只需置数端达到有效电平无需脉冲到来就能完成置数,这个特点对于我的设计非常有用。 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