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数控调节增益的测量放大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可数控调节增益的测量放大器
作者:牛秀范 叶明朗 李晶
摘要
本设计由三个模块电路构成,前级为信号变换电路,高共模抑制比仪表放大
器,单片机控制数控电位器 X9C103 构成的可变增益放大模块,以及单片机键盘
显示处理模块。信号变换电路将单路信号转变为极性相反幅值相同的差模信号,
而仪表放大器组成的次级电路经过优化,实现了很高的共模抑制比。我们利用可
控电位器 x9c103 实现了较小步长的数控增益调节。单片机键盘显示模块负责与
用户的界面接口。
一 方案设计与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分以下两部分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
1. 测量放大器电路。
分为两部分考虑:
(1)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方案一:
利用场效应管构成差动放大电路,再通过次级运放放大构成场效应
管输入型测量放大器。其电路图如图 1-1 所示。该电路的特点是输入共
模抑制比 CMRR 较高。 此电路可以提高输入阻抗和降低噪声,但场效
应管的参数匹配值影响抗噪声性能的高低,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等参数
受到放大器本身性能限制不易进一步提高。引入该分立元件将导致调试
复杂化,可靠性将下降。
图 1-1
方案二:
如图 1-2,此方案是利用较成熟的三运放仪表放大器结构,该电路结构
简单,只要 OP 放大器的性能对称,其漂移将大为减少,即使在电压增
益很大时,共模抑制比也相当高,完全可以满足题目要求。此电路的优
点在于输入电压接在两个运放的同相端,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大,
可满足要求。由电路的对称性可知共模信号被有效地抑制,而差模信号
放大了 10 倍,从而提高了共模抑制比。另外,温度在输入端引起的漂移
施共模信号,对输出电压影响很小,无需另加补偿。在实际操作中可以
考虑使用双运放,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结构对称。OP07 运放的 SR 经过计
算满足题目通频带的要求。而且该电路调试也比较方便。综合考虑我们
选择了该方案。
图 1-2
(2 ) 数控增益放大器
方案一:
采用模拟开关或继电器作为开关,构成梯形电阻网络,由单片机控
制继电器或模拟开关的通断,从而改变电压增益。此方案的优点在于继
电器的导通电阻小,断开电阻大,损耗较小,而且有很好的隔离作用。
但缺点是电阻网络匹配难以实现,且占用体积大速度较慢。因此,给调
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方案二:
利用 D/A 转换芯片内部结构是 R-2R 可编程电阻网络的特性,只要
其位数达到 10 位,如 AD7520 完全可以实现步长为一的精确调节。而
且其控制也比较简单,利用单片机可以编程可以实现对 AD7520 的精确
控制。相对于继电器和模拟开关等设计电阻网络而言,具有精度高,体
积小,控制方便,外围布线简化等特点。
但经过我们调查,AD7520 不仅价格非常高,而且在本地很难买到。
方案三:
如图 1-3 利用数控电位器同样可编程的特性也可以实现增益的较精
确的调节。最初我们为了想实现步长为一的调节,就需要 1024 抽头的
电位器,如美信公司的MAX5481-5484 。但遇到了与方案二同样的问题,
本地很难买到。如果对步长要求不太高的话,在可以购到的器件中只能
选择 X9C103 ,它是 200 抽头的,根据计算采用该器件只能实现步长为
10 的增益变化。而且对电阻匹配的要求也比较高。对此,我们决定采用
双可变电阻方案。
输入与反馈电阻均采用 X9C103 ,经过优化算法,可以实现较精确的增
益调节。
综合以上考虑,我们选择了方案三。
2 .控制电路及用户接口电路
方案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