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ppt课件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 稳定塘.ppt

发布:2018-07-28约1.59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又名氧化塘和生物塘,其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 稳定塘的分类常按塘类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进行划分,可分类如下: 1. 好氧塘 2. 兼性塘 3. 厌氧塘 4. 曝气塘 5. 深度处理塘 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 除上述几种常见的稳定塘以外,还有水生植物塘(塘内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特别是提高对磷、氮的净化效果)、生态塘(塘内养鱼、鸭鹅等,通过食物链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以提高净化效果)、完全储存塘(完全蒸发塘)等也正在被广泛研究、开发和应用。 ;1.好 氧 塘;水面; (1)好氧塘多采用矩形,表面的长宽比为3:1~4:1,一般以塘深的1/2处的面积作为计算塘面。塘堤的超高为0.6~1.0m.单塘面积大于4ha. (2)塘堤的内坡坡度为1:2~1:3(垂直:水平),外坡坡度为1:2~1:5 (垂直:水平) (3) 好氧塘的座数一般不少于3座,规模很小时不少于2座。;;2. 兼 性 塘;? ;4. 厌 氧 塘;2、厌氧塘的设计和应用: (1) 有机负荷 BOD表面负荷(kgBOD/ha.d)、BOD容积负荷、VSS容积负荷(kgVSS/m3.d).处理城市污水的建议负荷值为200-600kg/ha.d. (2)厌氧塘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为2:1-2.5:1。单塘面积不大于4ha。塘的有效水深一般为2.0-4.5m,储泥深度大于0.5m,超高为0.6-1.0m。 (3)厌氧塘的进水口离塘底0.6-1.0m,出水口离水面的深度应大于0.6m。 由于厌氧塘的处理效果不高,出水 BOD5 浓度仍然教高不能达到二级处理水平,因此,厌氧塘很少单独用于污水处理,而是作为其他处理设备的前处理单元。厌氧塘前应设置格栅、普通沉砂池,有时也设置初次沉淀池,其设计方法与传统二级处理方法相同。 问题:产生臭气,目前是利用厌氧塘表面的浮渣层或采取人工覆盖措施(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防止臭气出来。 ? ;5. 曝 气 塘;6. 稳 定 塘 系 统 的 工 艺 流 程;第二节 污 水 土 地 处 理 ;二、土 地 处 理 系 统 的 净 化 机 理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程。 1、BOD的去除 2、磷和氮的去除 3、悬浮物质的去除 4、病原体的去除 5、重金属的去除 ;1、慢速渗滤系统 慢速渗滤系统适用于渗水性良好的土壤、砂质土壤及蒸发量小、气候 润湿的地区。慢速渗滤系统有农业型和森林型两种。 2、快速渗滤系统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法。适用于渗透性非常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质垆坶等。 3、地表漫流系统 4、湿地处理系统 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种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地上,废水在沿一定方向流行过程中,在耐水性植物和土壤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 5、地下渗滤处理系统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层中,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 ; 土地处理系统工艺类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土壤性质 、透水性、地形、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和对废水处理 程度的要求等来选择。根据需要有时采用复合土地处 理系统,如地表漫流与湿地处理相组合。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