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讲课.ppt

发布:2017-05-09约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河北工业大学 郭振华 第一节 稳定塘 一、概述 稳定塘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初,当已有五十多个国家采用稳定塘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工业废水。我国到80年代进展才较快。据统计,1985年我国有稳定塘38座,至1990年已有118座,处理水量约189.8X104m3/d。稳定塘多用于处理中、小城镇的污水,可用作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也可以用作三级处理。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水体净化法和土壤净化法两类。属于储存的有氧化塘和养殖塘,统称为生物稳定塘,其净化机理与活性污泥法相似;属于后者的有土壤渗滤和污水灌溉,统称为废水的土地处理,其净化机理与生物膜法相似。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不但费用低廉、运行管理简便,而且对难生化降解有机物、氮磷营养物和细菌的去除率都高于常规二级处理,达到部分三级处理的效果,而其基建费用和处理成本只分别为二级处理厂的l/5~l/3和l/20~l/10。此外,在一定条件下,生物稳定塘还能作为养殖塘加以利用,污水灌溉则可将废水和其中的营养物质作为水肥资源利用,获得除害兴利、一举两得的效果。所以,近十多年来,这类方老的废水处理技术又恢复了生机,并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 二、稳定塘的种类和功能 ?  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一种天然的或经过一定人工修整的有机废水处理池塘。按照占优势的微生物种属和相应的生化反应,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和厌氧塘四种类型。 (一)好氧塘 ?  好氧塘是一种主要靠塘内藻类的光合作用供氧的氧化塘。它的水深较浅,一般在0.3~0.5m,阳光能直接射透到池底,藻类生长旺盛,加上塘面风力搅动进行大气复氧,全部塘水都是好氧状态。 ?  按照有机负荷的高低,好氧塘可分为高速率好氧塘、低速率好氧塘和深度处理塘。高速率好氧塘用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地区处理可生化性好的工业废水,可取得BOD去除率高、占地面积少的效果,并副产藻类饲料。低速率好氧塘是通过控制塘深来减小负 柯,常用于处理溶解性有机废水和城市二级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塘(精制塘),主要用于接纳已被处理到二级出水标准的废水,因而其有机负荷很小。 (二)兼性塘 水深一般在l.5~2m,塘内兼有好氧和厌氧生化反应。在上部水层中,白天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塘水维持好氧状态,其净化机理和各项运行指标与好氧塘相同;在夜晚,藻类光合作用停止,大气复氧低于塘内耗氧,溶解氧急剧下降至接近于零。 塘底:由可沉团体和藻、菌类残体形成了污泥层,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发酵,称为厌氧层。 兼性层:好氧层和厌氧层之间。 兼性塘是氧化塘中最常用的池型,常用于处理城市一级沉淀或二级处理出水。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常在曝气塘或厌氧塘之后作为二级处理塘使用,有的也作为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储存塘和间歇排放塘(污水库)使用。由于它在夏季的有机负荷要比冬季所允许的负荷高得多,因而特别适用于处理在夏季进行生产的季节性食品工业废水。 (三)曝气塘 为了强化塘面大气复氧作用,可在氧化塘上设置机械曝气或水力曝气器,使塘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保持好氧或兼性状态。曝气塘有机负荷和去除率都比较高,占地面积小,但运行费用高,且出水悬浮物浓度较高,使用时可在后面连接兼性塘来改善最终出水水质。 ( 四 )厌氧塘 厌氧塘的水深一般在2.5m以上,最深可达4—5m。当塘中耗氧超过藻类和大气复氧时,就使全塘处于厌氧分解状态。因而,厌氧塘是一类高有机负荷的以厌氧分解为主的生物塘。其表面积较小而深度较大,水在坡中停留20—50d。它能以高有机负荷处理高浓度废水,污泥量少,但净化速率慢、停留时间长,并产生臭气,出水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因而多作为好氧塘的预处理塘使用。 好氧塘主要尺寸的经验值如下: (1)好氧塘多采用矩形,表面的长宽比为3:1-4:1,一般以塘深的1/2处的面积作为计算塘面。塘堤的超高为0.6~1.0m。单塘面积不宜大于4ha。 (2)塘堤的内坡坡度为1:2-1:3(垂直:水平),外坡坡度为1:2~1:5(垂直:水平)。 (3)一般好氧塘不少于2-3座。 六、兼性塘 1.兼性塘的基本工作原理 兼性塘的有效水深一般为1.0~2.0m,通常由三层组成,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和底部厌氧区,如图12—2所示。 ①好氧区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与好氧塘基本相同。 ②兼性区的塘水溶解氧较低,且时有时无。这里的微生物是异养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也能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以NO3- 、 CO32-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代谢。 ③厌氧区无溶解氧。可沉物质和死亡的藻类、菌类在此形成污泥层,污泥层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与一般的厌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