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18-05-17约3.2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选择题: 1.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取景器,正常人的眼之所以能获取远近不同的信息,主要是由于(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随意缩小和放大D.晶状体具有调节功能 2.大脑中大约有一半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视觉产生的部位是( ) A.角膜B.视网膜C.视神经D.大脑相应区域 3.在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中,首先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 ) A.角膜细胞B.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C.晶状体细胞D.视觉中枢的神经细胞 4.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如果你近视了,别太担心从此会“视茫茫”而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绝缘,可以进行光学矫正,即配戴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6.如右图是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眼球的哪一部分相当于图中的屏幕和凸透镜( ) A.视网膜和晶状体B.鼓膜和角膜C.晶状体和玻璃体D.脉络膜和视网膜 7.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 A.耳蜗B.鼓膜C.听觉中枢D.半规管 8.下图是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外界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9.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在( ) A.听觉感受器B.鼓膜C.听觉中枢D.听神经 10.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会产生听觉,那么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 D.声波→④→③→①→②→⑤ 11.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12.某同学视力正常,风筝从他面前起飞后,在他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风筝的过程中,眼内晶状体曲度和瞳孔的变化情况( ) 13.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有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 A.听神经与听觉中枢B.鼓膜C.中耳D.内耳 14.检查视力时,视力表的 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像应是( ) 15.某视力正常的人后脑着地摔伤后,眼睛看不见周围的物体了。这说明受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眼球的结构B.视神经 C.大脑内与视觉有关的区域D.躯体感觉中枢 16.上久了网,电脑光线强,对眼睛伤害很大,我们可以听听音乐,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对眼睛有保护作用,其主要原因是( ) A.使眼肌得到休息B.使睫状体内的肌肉得到休息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17.如右图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和中耳炎病菌通过的结构是( ) A.1 B.2 C.3 D.咽鼓管 18.致盲眼病之一的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沙眼的发病部位是( ) A.角膜 B.巩膜 C.结膜 D.虹膜 19.奥运会开幕式《千里江山图》水墨长卷书写中华大历史,在观众眼内形成画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视网膜 20.戴助听器的耳病患者,一般是传导性耳聋,其损伤的结构是( ) A.鼓膜、听小骨 B.耳蜗、半规管 C.听神经D.前庭、半规管 21.不同人种眼色不同的原因在于下列哪种结构存在差异( ) A.虹膜 B.角膜 C.巩膜 D.脉络膜 22.旅客坐车闭眼时,也能准确辨别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判断是否在上坡行驶,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位于( ) A.鼓室和半规管B.前庭和半规管 C.前庭和耳蜗 D.鼓室和耳蜗 23.飞机起飞时会有巨大的声响,此时乘客应该作出的反应是( ) A.闭嘴,减少声音对鼓膜的巨大压力B.张开嘴,保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C.张开嘴,保证鼓膜不受振动D.反应同平时一样 24.奥运开幕式上二千零八人击缶而歌 共颂论语千古名句。那么观众能将外界的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部位在( ) A.听小骨 B.鼓膜C.耳蜗内 D.前庭 25.下列各图中属于近视眼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6.“总想看看你的笑脸……”,这与人的视觉形成有关:光穿过黑色的 到达你的眼睛。在它周围的 自动调整进入眼睛的光的量,当光很亮时,瞳孔收缩,当光很暗时,瞳孔 。角膜具有保护瞳孔的作用。 就在瞳孔的后面,它的工作机理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影像是在眼球后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