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18-05-13约2.9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时目标 1.了解酸雨的特点和成因,知道酸雨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2.知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问题导入“空中死神”——酸雨,能腐蚀建筑物,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体的皮肤和黏膜。那么,什么是酸雨呢?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酸雨对生物有哪些危害? 知识点一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酸雨是指pH小于__________的雨水。2.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造成的。3.酸雨的危害:(1)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2)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_______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3)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________威胁人们的健康。(4)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________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__________减少燃烧________、________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知识点二 水污染的防治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知识点三 全球三大环境问题全球三大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燃烧煤气大量燃烧含锰量很高的煤大量燃烧含硫量很高的煤大量燃烧沼气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以上三项都是探究点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情景展示】 4-7-3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图中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图4-7-3【问题探究】 该小组同学应选择哪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实验的每个装置为什么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3.请你预测结果及相关的结论。【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A和B中,变量是空气;A和C,一个水分中含有酸性物质,一个放了清水,能够形成对照实验;而A和D,D里面没有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水分,因而出现了两个变量。 2.在实验时,为了防止出现偶然现象,减少实验误差,因而我们在实验中选取的对象往往是多个且是随机的。 3.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小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大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酸雨促进种子萌发;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大致相等,则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精讲精练[典例] 2016·贺州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酸雨措施的是(  )减B.减少煤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 C[解析] 课内小结课外链接“痛痛病”,1955年起,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易发生骨折。患者疼痛难忍,经常“哎吆——哎吆”地呼痛,日本人便把这种病称作“哎吆——哎吆”病,也就是“痛痛病”。“痛痛病”是镉中毒引起的。 一、选择题酸雨可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________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碳 B.氟利昂 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2016·常州目前许多地方都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此举措既便利了公众又可以减少(  )大气污染 B.水污染 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2016·成都科学家发现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  )野生动物大量灭绝 B.地震海啸频繁发生淡水资源严重污染 D.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下列各项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的是(  )连续干旱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大量繁殖酸雨的危害农药使用不当2016·金华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 ℃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酸雨被称为大面积破坏环境的“空中死神”究其原因与下列哪项人类活动无关(  )汽车尾气的排放 B.燃煤废气的排放开发沼气新能源 D.垃圾焚烧二、非选择题2017·遵义酸雨是指空pH小于5.6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学生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为清水培育小麦种子萌发组为模拟酸雨培育小麦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7-4(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该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___(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