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教案8氧化还原滴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方法的特点与分类: 以氧化还原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叫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电子的转移,机理比较复杂,有的速度较慢,有的还伴随着副反应。有时介质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讨论氧化还原反应时,除从平衡的观点判断反应的可行性外,还应考虑反应的机理、反应速度、反应条件及滴定条件等问题。 可以用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反应很多,根据所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同,可将其分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铈量法、钒酸盐法等。 氧化学原滴定法应用较广。可以直接测定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也可间接地测定一些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定量反应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有诱导反应发生。的反应,这种由于一个反应的发生,促使另一个反应(速度极慢,或不能进行的反应)进行的现象称为诱导作用。后一个反应叫诱导反应。 避免之。 但是,如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也可利用诱导反应对混合物进行选择性滴定或分别滴定。如选择性
第一节 条件电极电位
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可用有关的标准电极电位来衡量,电对的标准电位越高,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就愈强,反之,标准电位愈低,则其还原型的还原能力愈强,因此,作为氧化剂,它可氧化电位比它低的还原剂,同时,作为一种还原剂它可还原能力比它高的氧化剂。根据电对的标准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标准态,即,离子或分子的活度都是 1mol/L( 或其比率为 1) ,若有气体参加,则其压力为 化。对于下述半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 α 、 γ 是定值,当 C Fe( III ) /C Fe( II ) =1 时上式是一个常数。因此把 浓度均为 1mol/L 或其比率为 1 时的实际电极电位。 1、离子强度的影响 离子强度较大时,活度系数远小于 1 ,活度与浓度的差别较大,若用浓度代替活度,用能斯特方程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差异。但由于各种副反应对电位的影响远比离子强度的影响大,同时,离子强度的影响又难以校正。因此,一般都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2、副反应的影响。 副反应的影响,常指利用沉淀反应,络合反应等副反应,改变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从而改变电极电位。 当沉淀剂或络合剂使氧化型浓度降低,则 E 降低。 当沉淀剂或络合剂使还原型浓度降低,则 E 升高。可见,用条件电极电位处理问题,即简便又与实际情况相符。以后应尽量用条件电极电位,当缺乏相同条件下条件电极电位时,可采用条件相近的条件电极电位数据。对于没有相应条件电极电位数据的氧化还原电对,只好采用标准电极电位了。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程度,用平衡常数K来衡量,而平衡常数K可由电位来计算,而实际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可由条件电位来计算。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一、机理: 上节我们讨论了条件电极电位,根据条件电极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反应进行的程度,但是,这只指出了反应的可能性,并不能说明反应的速度问题。实际上,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其速度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对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不能单从平衡观点来考虑反应的可能性,还应从它们的反应速度来考虑反应的现实性。如:H2+O2==2H2O 常温常压不反应,而点火或催化则很快。标准电位较高,应该很容易氧化一些强还原剂。 但实际上:在水中却有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它们与溶解氧或空气中的氧之间反应很慢,又如:用Na2C2O4标定KMnO4的反应。 反应进行的较慢,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需要加热75~85℃时,反应才能较顺利进行。 还如:K2Cr2O7标定Na2S2O3中的一个反应: 需在0.8~1.0 mol/L酸度中反应5分钟后才能用Na2S2O3滴定 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比酸碱、沉淀、络合反应要复杂得多。在许多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会遇到很多阻力。如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和各种配体都可能阻碍电子的转移。物质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也是阻碍电子转移的因素之一。而且,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之后,由于价态的变化,不仅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发生了变化,甚至还会引起有关化学健性质和物质组成的变化,从而阻碍电子转移。 如:原来带负电荷的含氧酸根离子,反应后转化为带正荷的水合离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也是导致它们反应速度缓慢的重要因素。对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反应方程: 如: 但它只表示了反应的最初状态和最终状态,不能说明反应的真实过程。 根据碰撞理论,粒子发生碰撞后才可能发生反应,而碰撞的几率与参加反应的分子或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