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56/3.5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主流技术的一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体系结构及协议、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网络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组建局域网和接入因特网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具备组建局域网和对因特网的互连设备使用的能力,从而为后续的网络编程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通信子网的下三层的功能及协议。重点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各层的功能及协议。重点掌握几种常用的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及协议和局域网中的常用设备的使用。掌握IOS/OSI的体系结构和TCP/IP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安全中的理论和技术。
理解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及IEEE802标准。
了解常用高速局域网的基本理论、网络分层的概念;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各种目前流行的网络技术(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DDN网、ATM网等)的应用和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三、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3计算机网络分类
1.4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协议(重点)
1.5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重点)
2. 数据通信的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
2.1数据通信基础理论(重点)(难点)
2.2数据传输技术(重点) (难点)
2.3物理传输介质
2.4数据的交换技术(重点)
3. 物理层
3.1物理层基本概念(重点)
3.2 EIA RS-232-C 接口
3.3 RS-422,RS-423和RS-449
4. 数据链路层
4.1数据链路层设计问题
4.2差错检验和纠正(重点)
4.3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重点) (难点)
4.4数据链路层实例
5. 局域网
5.1介质访问控制(重点)
5.2以太网和IEEE 802.3(重点)
5.3令牌环网和IEEE802.5(重点)
5.4网桥
5.5局域网交换机
5.6高速局域网
6. 广域网
6.1广域网的结构
6.2虚电路和数据报(重点)
6.3广域网实例
6.4Internet接入技术
7. 网络层(重点)
7.1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重点)
7.2拥塞控制(难点)
7.3网络互联(重点)
8. TCP/IP参考模型及IP协议(重点)
8.1 TCP/IP参考模型
8.2 TCP/IP参考模型的特点(重点) (难点)
8.3 IP数据报(重点) (难点)
8.4 IPv6
9. ARP, RARP和ICMP
9.1 ARP和RARP(重点)
9.2 ICMP(重点)
10. IP路由协议(重点)
10.1路由器(重点)
10.2路由算法(重点) (难点)
10.3路由选择协议(重点)
10.4 Internet组播
11. 传输层协议:TCP和UDP(重点)
11.1传输协议概述
11.2 TCP:传输控制协议(重点) (难点)
11.3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重点)
12. 客户和服务器模型与套接字编程接口
12.1客户/服务器交互(重点)
12.2套接字编程接口(重点) (难点)
12.3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套接字编程实例
13. 域名系统DNS
13.1概述
13.2域名结构(重点) (难点)
13.3域名解析与逆解析(重点)
14. 远程登录Telnet
14.1 概述
14.2 Telnet 协议(重点)
14.3 Telnet应用
15. 文件传输与远程文件访问
15.1概述
15.2 FTP:文件传输协议(重点)
15.3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15.4 远程文件访问
16. 电子邮件
16.1概述
16.2电子邮件系统(难点)
16.3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重点)
16.4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MIME
16.5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POP)(重点)
16.6因特网邮件存取协议(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IMAP)
17. 万维网
17.1概述
17.2 HTTP协议(重点)
17.3标记语言
17.4动态Web技术
17.5 Web 的发展
18. 网络管理
18.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8.2 基于S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