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新).doc

发布:2017-04-23约6.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局域网技术;掌握网络互连技术;掌握Internet的应用及使用技巧;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概念、新技术,从而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在完成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通过课程实训,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微机系统与维护   后续课程: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应用服务管理、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管理方向),网页设计三剑客(网页设计方向),网络多媒体素材加工、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编辑(网络编辑方向)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基础理论和实训两部分,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网络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按TCP/IP参考模型介绍),要求学生以层次结构的观点和TCP/IP协议族规约,了解计算机网络各逻辑分层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对应用广泛的局域网技术,重点掌握以太网技术;要求学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全面掌握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在网络应用上,要求学生掌握Internet的各种信息服务;掌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2.实训部分包括:使用网络接口直连两台计算机,组建小型对等局域网(硬件、软件、网络连通测试、共享资源),组建简单以太网,子网规划与划分,TCP/IP诊断命令的使用,路由器的配置与维护、构建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代理服务器WinGate、利用SSL实现网络数据传输、防火墙配置与管理)等。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了解:能够正确判断计算机网络的有关概念和方法。   2.理解:能够正确表达计算机网络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   3.掌握: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总学时为72学时,4学分,其中授课36学时,实训36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文字教材负责阐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因此文字教材的内容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反映当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新概念、最新技术及应用。文字教材的编写要力求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   音像教材作为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配合文字教材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两者要互相补充、彼此配合。   计算机辅助教学媒体(IP课件、CAI、网络课件等)是配合主教材以易于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的辅助教材,它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形象演示、自测交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媒体之间应依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注重各媒体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互相弥补,易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   以主教材讲授和实训操作为主,其它媒体作为辅助教学资源,以学员自学为主。    内容    序号 内?? ?容 授课学时    (含录像) 实训学时   1  计算机网络概论   ??? 3  ?  2  数据通信技术   ??? 3  ?4 ??(8)   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6  ?4 ??(8)   4  局域网技术   ??? 8  ?10+6 (20)  5  网络的互连   ??? 8  ?2?? ?  6  Internet及其应用   ??? 4  ?6  7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   ??? 4  ?4  ?  总计   ?? 36  36?? (36)   说明:实训学时中()内学时是网页设计和网络编辑方向的实训学时。   四、考核   本课程采用笔试和上机操作两种考核方式,笔试由中央电大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上机操作由各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电大完成考核,未通过上机考核者不得参加笔试。开放教育的学生应严格执行该课程的有关考核文件。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说明:※号内容只对“网络管理”方向要求)   1.计算机网络概论 (3学时)   教学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