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篇 相互作用力.ppt

发布:2017-05-24约1.32万字共10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讲 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一、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形变)这一方法要求物体要有明显变形 二、假设法:假设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来运动状态,若改变,则有弹力。 三、状态法:根据物体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力的平衡条件判断 四、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变形的物体替换,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 例题2 如图4,A、B、C板均光滑,且A、C平行间距恰好为小球的直径,小球处于下列情况下,讨论各板对小球的弹力情况,1、整个装置静止 2、整个装置做匀速直线运动 3、水平向右加速 4、竖直向下做0.5g的匀加速运动 (例题3)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素为μ。由于受到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使物体以速度V2沿导槽匀速运动,求拉力F大小。 例题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天花板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顶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 ) A. Fsinθ; B. Fcosθ C. μ(Fsinθ-mg); D. μ (mg-Fsinθ). 例题3、如图,一斜面体A放在水平面上,另有一个小物体B置于斜面上,已知B与斜面A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和斜面的倾角的正切满足关系:μ=tgθ,且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以下几种情景中,斜面与地面的摩擦力f为零的是( ) A 物体B以某速度沿斜面下滑时 B 给物体B加一个水平向右作用力,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C 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在物体B上,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过程 D 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推力F作用在物体B上,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过程 第二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三讲 受力分析与力的平衡 第三讲 受力分析与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与力的平衡 例题2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是M和m(Mm),它们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是μA和μB, A、B间用一根轻绳连接,绳与水平面成θ角.现给A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拉力F,使它们向右匀速运动.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μA=μB,则F与θ无关; B.若μA=μB,则F随θ的增大而增大; C.若μAμB,则F随θ的增大而减小; D若μAμB,则F随θ的增大而增大.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举例1) 如图12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把板由竖直方向按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则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如何变化?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举例2)如图15所示,光滑大球固定不动,它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放在大球上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用细绳连接,并绕过定滑轮,当人用力F缓慢拉动细绳时,小球所受支持力为N,则N,F的变化情况是: A、都变大; B、N不变,F变小;C、都变小; D、N变小, F不变。 (动态平衡举例3)如图所示,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用两只弹簧秤甲和乙把结点拉到O点,且两个拉力方向间的夹角小于90度,现改变甲的拉力方向,使α角减小,但读数不变,则为了使结点仍在o点,乙的读数和方向(角β)的变化肯定是:( ) A.读数增大,β减小 B.读数增大,β增大 C.读数增大,β先减小再增大 D.读数减小,β先增大再减小 练习 如图,一斜面体A放在水平面上,另有一个小物体B置于斜面上,已知B与斜面A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和斜面的倾角的正切满足关系:μ=tgθ,且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以下几种情景中,斜面与地面的摩擦力f为零的是( ) 整体法 (整体法举例1)、如图22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整体法 (整体发举例2)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N不变,f变大 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 整体法 (整体法举例3)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带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