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相互作用习题).doc

发布:2017-03-18约4.4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专题5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如图所示,三个物体A、B、C叠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作用在B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设物块C对A的摩擦力为fA,对B的摩擦力为f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A与fB方向相同 B fA与fB方向相反 C fAfB D fAfB 物块M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外力F撤去,则物块( ) A 会沿斜面下滑 B 摩擦力的大小变小 C 摩擦力的大小变大 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变化 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方向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 ) 4.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 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静置一矩形木块,木块有A、B两部分组成,A的质量是B的3倍,两部分接触面竖直且光滑,夹角θ=30°,现用一与侧面垂直的水平力F推着B木块贴着A匀速运动,A木块依然保持静止,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A=1kg,mB=2kg,mC=3kg,物体A、B、C之间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物体拉动,则作用在C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 ) 如图所示,三个物体A、B、C叠放在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作用在B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设物块C对A的摩擦力为fA,对B的摩擦力f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斜面光滑,fA与fB方向相反,且fAfB B 如果斜面光滑,fA与fB方向相同,且fAfB C 如果斜面粗糙,fA与fB方向相同,且fAfB D 如果斜面粗糙,fA与fB方向相反,且fAfB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3m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物体A,另一端没有连接物体,处于自由状态,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F (2)用力缓慢拉绳的自由端,经过一段时间物体B刚好离开地面,求此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hA. 专题6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F1、F2和F3作用,其大小分别为F1=42N、F2=28N、F3=20N,且F1的方向指向正北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B F1、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20N C 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F2、F3的合力大小为48N,方向指向正南 D 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1、F3的合力大小一定为28N如图所示,一小球在纸面内来回振动,当绳OA和OB拉力相等时,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 ) A 150 B 300 C 450 D 600 作用于O点的三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1,沿y轴正方向,力F2大小未知,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第三个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力F3只能在第四象限 B 力F3与F2夹角,F2和F3的合力 C F3的最小值为F1cosθ D 力F3第一象限的任意区域 CA、CB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若l1:l2=2:3,则两绳受到的拉力之比F1:F2等于(  ) 为θ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