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1.doc

发布:2017-09-20约4.9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要对“三北” 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察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2~3题: 2.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3.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4—5题: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5.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6.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7~8题。 7.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 A.南疆 B.北疆 C.呼伦贝尔草原 D.辽河上游 8.地区不同,荒漠化的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A.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B.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 C.南疆—过度利用水源     D.河西走廊—过度樵采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9~10题 9.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平原 10.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11..读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15题: 14.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 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15.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6~18题: 1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17.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18.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19.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 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20.右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