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2013.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区域的特征有 ( )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可变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资源
B.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能源
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劳动力
D.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信息技术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4-6题。
4.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5.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 )
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6.图中各区域,受人类影响较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Ⅰ和Ⅲ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回答7-8题
7.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 ?B.降水较少 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D.高温多雨
8.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9.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两者都是岛国 面积相差不大 气候比较湿润 都多火山地震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A、B、C、D、A、B、C、D、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题。
.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 (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环境???????D.丁地适合发展混合农业
16.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
17.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手工绘图?? ?B.GPS? C.RS??? D.GIS?
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18题。
18.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468. 7 草 地 58. 8 盐碱地 32. 1 耕 地 16. 6 沼泽地 10. 7 建设用地 1. 4
19.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20.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2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是( )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热带雨林是 ( )
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②“地球之肺”
③“地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