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1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ppt

发布:2016-11-30约3.09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信号?什么是系统?为什么把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 本课程中对“信息”和“消息”两词不加严格区分。 求下列序列的z变换,并注明收敛域 解: 求下列序列的z变换,并注明收敛域 解: 求下列序列的z变换,并注明收敛域 解: 求下列序列的z变换,并注明收敛域 解: 求下列序列的z变换,并注明收敛域 解: 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内容 6.1 z变换 6.2 z变换的性质 6.3 逆z变换 6.4 z域分析 6.2 z变换的性质 线性 时移特性 尺度变换特性 卷积定理 z域微分特性 z域积分特性 k域反转特性 部分和特性 初值定理与终值定理 表现为叠加性和齐次性 则 其中:C1,C2为任意常数 若 线性性质 1 线性性质 1 例1: 解: (1)双边Z变换: 序列不变,移序只影响时间轴上位置。 若f(k) ? F(z),则 收敛域:只会影响 处。 移位性质 2 (2)单边Z变换: 单边Z变换在0~?的k域进行,它先移序,后舍去k0部分,移序后的序列为f(k-m)?(k)、f(k+m)?(k)比序列f(k)?(k)长度有所增减。 f(k)?(k) f(k-2)?(k) f(k+2)?(k) 移位性质 2 (2)单边Z变换: 若f(k)为双边序列,并 f(k)?(k)? F(z),则 移位性质 2 例2: 求下列序列的Z变换。 解: 移位性质 2 解: 同理: 移位性质 2 小 结 本课内容: 1. Z变换:定义、存在条件、收敛域、、常用信号Z变换; 2.单边Z变换基本性质 下一次课内容: 1. Z反变换:部分分式展开法、留数法; 课后自我检测 1. Z变换的收敛域如何确定? Thank you! 什么是信号?什么是系统?为什么把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 本课程中对“信息”和“消息”两词不加严格区分。 * 什么是信号?什么是系统?为什么把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 本课程中对“信息”和“消息”两词不加严格区分。 * 信号与线性系统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王洪金 课程名称 前课复习 3.1 LTI系统的响应 3.2 单位序列与单位序列响应 3.3 卷积和 3.4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3.5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第3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系统的数学模型: 全响应分解形式 全响应=自由响应+强迫响应 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暂态响应+稳态响应 前课复习 经典法基本步骤: 1)求系统数学模型(差分方程、传输算子等); 2) 写出特征方程,并求出特征根(自然频率); 3)根据特征根,求对应齐次方程通解yh(k); 4)根据激励形式求非齐次方程特解yp(k) ; 5)写出非齐次方程通解 y(k)= yh(k) + yp(k) : 6)根据初始值求待定系数; 7)写出给定条件下非齐次方程解。 前课复习 系统的数学模型: 零输入响应: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 零状态响应:由激励引起的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 前课复习 系统的数学模型: 单位序列响应求解 阶跃序列响应求解 求微分方程的特征根 写出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的形式 初值: 求出待定系数: 写出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求出特解 写出系统的阶跃序列响应的形式 求微分方程的特征根 初值: 求出待定系数: 写出系统的阶跃响应 前课复习 卷积和: 定义: 性质: 1. 交换律 2. 分配律 3. 结合律 卷积和的计算: LTI系统时域分析 1.利用定义计算 2. 利用常用信号卷积与有关性质计算 3. 序列相乘法 4. 利用列表法计算 5. 利用图解法计算 前课复习 离散时间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离散傅里叶变换: 前课复习 Z变换: 本课内容 定义: 收敛域: f(k):原序列 F(z):象函数 不同f(k)的z变换,由于收敛域不同,可能对应于相同的z变换,故在确定z变换时,必须指明收敛域。 使 收敛的所有z值之集合。 已知微分方程 已知系统的初始条件是y(0)=y (1)=1,输入激励f(k)=?(k),试求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y(k)。 前课测试 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内容 6.1 z变换 6.2 z变换的性质 6.3 逆z变换 6.4 z域分析 1 从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 2 z变换 3 收敛域 6.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