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田径——田径规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docx

发布:2024-10-08约3.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田径——田径规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田径规则教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

3.授课时间:待定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将围绕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进行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提高学生参与田径比赛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田径比赛规则,为后续田径运动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手势: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田径比赛中常见的规则,如起跑、接力、跳高、跳远等的规则,以及裁判员在不同环节的手势和信号。例如,起跑时发令员的手势和口令,接力比赛中接力棒的传递规则,以及跳高和跳远中安全距离的设定等。

-田径比赛的安全常识:强调在田径比赛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热身运动的重要性、比赛中的安全距离、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等。例如,跳远沙坑的安全防护措施,跳高横杆的放置和调整等。

2.教学难点

-田径规则的具体应用:学生在理解田径规则的基础上,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的比赛中是教学的难点。例如,如何判断接力比赛中接力棒的传递是否有效,如何准确测量跳远和跳高的成绩等。

-理解田径规则背后的原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规则背后的原理和目的,如为什么接力比赛中接力棒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为什么跳高比赛中要设立安全区域等。例如,讲解接力区规则时,需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规则的变通和特殊情况处理:在比赛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何根据规则进行合理判断和处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例如,如果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在试跳时触碰到横杆,应该如何判定是否成功过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田径规则,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具体应用。

-情境教学法:模拟田径比赛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比赛中实践规则,增强体验感和理解力。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田径规则中的难点和特殊情况,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使用PPT展示田径规则和裁判手势,直观地展示规则细节。

-视频教学:播放田径比赛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比赛中的规则应用。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测试和互动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田径规则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田径比赛中的规则吗?它在比赛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展示一些田径比赛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则在比赛中的运用和重要性。

-简短介绍田径规则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田径比赛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田径规则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田径规则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田径规则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内容和精神。

-详细介绍田径规则的组成部分,如起跑规则、接力规则、跳跃规则等,使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田径规则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和作用。

3.田径规则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田径规则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田径比赛案例进行分析,如接力比赛中的接力棒传递违规、跳远比赛中的踏线犯规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规则应用和结果,让学生全面了解田径规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比赛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应用规则避免违规情况的发生。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田径规则在比赛中的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田径规则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提高规则执行的公平性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田径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