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田径类运动——蹲距式跳远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docx
第二章田径类运动——蹲距式跳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二章田径类运动——蹲距式跳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华东师大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教材中的“蹲距式跳远”内容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挑战意识。通过蹲距式跳远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观念,同时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掌握蹲距式跳远的起跳、腾空和落地技术动作;
②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和跳跃能力,提高跳远成绩;
③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协调性,预防运动损伤。
2.教学难点,
①学生在起跳时如何有效利用助跑速度和力量;
②如何在腾空阶段保持身体平衡,实现最佳落地;
③学生在练习中如何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和比赛状态。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华东师大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教材,以便了解蹲距式跳远的相关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蹲距式跳远技术动作的图片、图表和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3.实验器材:准备跳远沙坑、起跳板、秒表等器材,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4.教室布置:设置安全的学习区域,包括分组练习区、示范展示区,以及必要的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展示奥运会跳远比赛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跳远运动的特点和技巧。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蹲距式跳远的历史和发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①讲解蹲距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环节,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示范。
②强调起跳时的关键技术,如摆动腿的摆动、支撑腿的用力等,以及如何利用助跑速度和力量。
③讲解腾空阶段的身体平衡和落地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①学生分组进行助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②学生分组进行起跳练习,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发力。
③学生分组进行腾空和落地练习,教师强调身体平衡和落地技巧。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讨论如何提高助跑速度和力量,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加强腿部力量训练来提高跳远成绩。
②讨论如何保持腾空阶段的身体平衡,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来实现。
③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举例说明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蹲距式跳远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用时:5分钟
整个教学流程用时:45分钟
具体分析和举例: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展示奥运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对跳远运动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详细讲解蹲距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能掌握: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技术动作。
-学生能够通过助跑和起跳阶段有效利用身体力量和速度,提高跳远成绩。
-学生在腾空阶段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实现最佳落地,减少能量损失。
2.身体素质:
-学生通过持续的跳跃练习,提高了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学生在跳跃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提高整体运动能力。
-学生在跳跃过程中培养了耐力和心肺功能,有助于增强体质。
3.心理素质:
-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坚持和毅力,增强了自信心。
-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竞争,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4.安全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蹲距式跳远的正确技巧,增强了安全意识,减少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学生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