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施工难点和质量控制策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难点和质量控制策略
【摘 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由于施工作业面小、施工情况复杂的特点,结合工作经验,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出发,对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量的迅猛增加,市政原有道路设施远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原有线路入地、道路改造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本文从工程管理难点入手,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
1、工程施工管理难点
1)市政工程施工作业在人流量和车流量均较大的城市干线,人流难以控制,交通难以封闭,采取半幅道路封闭的情况下施工场地较狭窄,原路下供热管、煤气管、供水管、纵横向污水管等各种管线纵横交错、彼此影响,导致原本狭窄的施工场地更为拥挤,同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更为零散、点多、量大、连续性差,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如本工程在原有双向4 车道的中间两车道路面埋管设井,回填后铺筑路面结构层,施工期间需保证单车道的单向通行,施工作业面尤其狭窄,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工程作业面内隐蔽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
市政工程施工会遇到供热管、给排水管、煤气管等管线及涵洞位置不明的情况,在不了解隐蔽工程的情况施工会挖断管线或破坏涵洞,会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程质量控制的难度,因此施工前必须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提前了解管线埋设情况。
3)为减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工期要求非常紧。
市政工程建设在城市居民集中的路段,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是工程施工必须考虑的因素,为了减少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总工期要求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控制各工序用时,严把质量关,同时工程施工工期紧的情况下,材料周转次数少,增加施工成本。
4)施工现场有排水管道和排水涵洞,受季节影响较大。
市政工程施工,尤其管道埋设工程,受季节和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施工期间如遇雨水较多,土质差,就需要采取防排水措施,在符合施工条件时,才能进行沟槽开挖,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工程位于城市主干道,须做好安全维护,文明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周围人流、车流不断,为了最小程度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做好安全维护是关键,施工期间要采取周边防护、覆盖、洒水降尘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主要从材料质量、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检测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2.1 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根本,为确保工程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严格把关。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有质量合格证的材料,进场前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场。
2.2 施工测量控制
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高程、坐标控制点,根据设计图测放沟槽开挖的边线和深度,施工期间随时检查管线、检查井沟槽的轴线、标高和坡度。
2.3 沟槽开挖施工
沟槽施工前,采用砂袋沿开挖线外侧100 cm 处做高45 cm 的截水带,避免雨水进入槽内。按照放好的开挖边线和设计沟槽断面,分段采用挖掘机进行管沟开挖,挖至接近基底标高20 cm 时,采用人工开挖和表面整平、夯实。雨季施工时,在槽内每隔25 m挖一个集水坑,以便及时抽出槽内积水。遇边坡土质不稳定的情况,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2.4 管道敷设
管道垫层完成后,用白灰线在垫层上标注管道的位置,人工配合机械用非金属绳索将管下至槽内,分层按设计坡度安装管道,严格按照承插口安装,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保证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确保连接紧密。
2.5 沟槽回填
为保证管道不被破坏,其两侧及管顶上部100 cm 以内回填材料全部用过筛土,人工分层、两侧对称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20 cm,管顶上部100 cm 以上可用机械回填,回填材料不必过筛,每层厚度不大于30 cm。雨后槽内积水须排出、槽底晾晒后方可回填,填土要测定回填土含水量,如超过规定不可用于回填。
2.6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
水稳碎石拌和采用电子计量,集中拌合,机械摊铺压实。对于沟槽两侧新铺基层与原基层结合的部位,将原水稳基层两侧加宽铣刨20 cm,新铺水稳层按照虚铺厚度摊铺后进行碾压。沿路方向施工的两段衔接处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型后,留5 m-8 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与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碾压。施工完的基层保证7 d 养生期。施工机械不得在已压实的稳定碎石层上掉头。
2.7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透层油采用中、慢裂阳离子乳化沥青,其用量为1.2 kg/m2-1.4 k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