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技术环境下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pdf

发布:2017-06-25约7.7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环境下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 应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类学习的方式。近些年来, 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领域快速发展,人 们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 手段等产生的深刻影响。《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信 息技术教育,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全面提高教学 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 和 “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教师现有的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提要求之间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 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需要提高将知识 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 教学的新要求;需要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空间;需要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 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这些不仅是对教师本身,同时也是 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或思想的执行者,而要以 一种主人翁的方式来应对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如何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提升教 师素质,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新时期对学校管理 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自身发展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信息化和 新课改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要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教育课程的改革,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关键因 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 和成长的主阵地,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以校为本的培训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传媒作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 专业化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经过充分论证, 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课题实验。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进行的切实有效的研究,它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 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无论是对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建设要求,还是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关 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及新课程的推进下,有些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有的教师又渴求自我价值 实现却不知如何实现。这些现象对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又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学校存在一 定的普遍性。国内已经有学校在做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尝试,我们想通过他们的经验,把教 师平时零碎的、不自觉的行为规范化、普遍化,让教师在指导和引领下自觉地、有组织地去实现个人专业 发展。因此本课题对于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以校本研修为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升其教育境界,加 快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建设,以推进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提出这样的研究课题,其目的是为今后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进修、成 长提供一些实例。探索学校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的方法、手段和管理,从而促进 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期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产生一批专业得到良好发 展、具有较高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区域范围内有名望的教师。 从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教 师在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模式、教学方 法和手段。研究课程标准,研究生活实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练一招一式, 过硬本领,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走科研兴教的成功之路,促使我校教师尽快由 “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化。 三、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基础教育改革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以校本 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3、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