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2.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定数量的疟原虫感染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调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疟原虫感染能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感染会导致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B.疟原虫感染后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会发生变化
C.人体内肿瘤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
D.在被疟原虫感染的肿瘤患者体内,疟原虫与该患者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3.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
B.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C.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
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所需的逆转录酶可取自于抗农药马拉硫磷小菜蛾的任一细胞
B.过程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使用耐高温的解旋酶和引物对
C.过程③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DNA的感受态细胞
D.过程④可利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O”转移途径正确的是
A.根尖细胞中的H2O,其中O可转移到O2中
B.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其中的O可以转移到丙酮酸中
C.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的C6H12O6,其中的O可以转移到C2H5OH中
D.为叶肉细胞提供O2,其中的O只能转移到H2O中
6.驱蚊香草为常用绿化及驱蚊的优良植物,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对驱蚊香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实验中各实验组将健壮饱满的驱蚊香草种子放在不同浓度NAA溶液中浸泡3h,而后取出各组种子并放于25℃恒温箱中,培养至第3天和第7天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实验结果不仅受NAA浓度的影响,还受培养时间的影响
B.第3天时NAA促进驱蚊香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是1.5mg/L
C.第3天和第7天的实验结果都能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NAA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培养温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7.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A.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分布在细胞中央,有利于吸收和转运物质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8.(10分)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单链+RNA病毒,其自身RNA能直接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复制时,以该+RNA为模板复制出-RNA,然后再以-RNA作模板合成若干子代+RN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其RNA分子承担
B.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只存在两种碱基配对方式
C.dATP是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原料之一
D.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而存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二、非选择题
9.(10分)请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研究发现,一种生长在盐湖里的嗜盐细菌(异养需氧型)在低氧和日光下生长时,其细胞膜可产生明显的紫色斑块(紫膜)。紫膜中仅含一种蛋白质,其结构与人眼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相似,因而被命名为细菌视紫红质。
每一分子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