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专题1第一课.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共33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题)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12题)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4、(2009 年广东高考 2 题)“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度
5、(2008年上海高考A1题)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材料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
材料三 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
??????????????????????????????????????????????????? ──摘自《礼记》
材料四 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主要原因:宗法制影响,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2)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2)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团结海外侨胞;
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提示:“辩证看待”,一般要从积极、消极或进步性、局限性两个方面回答,家谱、家族观念在当代农村基层民主改革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消极因素;但材料中并未涉及消极方面的信息,而设问又强调“依椐材料”、“学术价值”,要是不看要求,仅经验主义回答,这一问抓分就很难。)
(3)家谱是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