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主要的政治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周时期主要的政治制度
篇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课题: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编写人:贾成鹏 审核人:徐春松 时间:2010年8月31日
【江苏高考10考试说明】
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2、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3、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及培养相关知识解题应用能力
1、了解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2.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分封制、宗法制
『难 点』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考点梳理:(教学过程)
、必背材料
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建立:建立者:周武王;主要战役:牧野之战;结果: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政权灭亡。
2、分封制:
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
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
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 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3、宗法制:
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核心(或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 制;分大、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兄弟关系)与政治关系(君臣)相结合;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实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个儿女:大儿子(妃嫔所生);二儿子(王后所生);
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是最贤明能干的一个)。
思考: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5、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占卜)。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讲授法、提问启发法等)
1.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上面的示意图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
这一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析其实质和作用: 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阅读下面两幅图:
图1周王分封示意图
图2西周宗法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图1举例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 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鲁、晋等;功臣建立的封国,如齐国等;前代贵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等。
(2)图2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巩固练习】
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 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
2.西周推行的分封制
A.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B.规定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D.实施范围仅限于王族内部
3.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
①扩大了统治范围加强了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周天子地位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
B.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10年广东卷)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
A.引起了贵族内部的争斗 C.导致诸侯问鼎中原局面D.加剧了大小宗间的矛盾
6.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
A.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