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辅以颈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探析.doc

发布:2018-01-30约3.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辅以颈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探析 杨兴丽 王朝军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61)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辅以颈动脉彩超(CDFI)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变患者6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施以TCD与CDFI检测,依照患者临床表现与DSA检查结果为标准,统计单行TCD、单行CDFI以及TCD与CDFI联合等三种模式下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单行TCD、单行CDFI以及TCD与CDFI联合等三种模式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75.4%、93.8%,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准确率相较于单行TCD、单行CDFI均显著更高,分别运用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辅以颈动脉彩超联合诊断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很有帮助,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病;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彩超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207-02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在临床有较高的患病率,且在脂质与葡萄糖长期代谢紊乱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就包括脑血管病变[1]。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变早期可能无显著临床表现,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则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尤为重要。现阶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此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此法价格昂贵,且属于有创检查,从而使得广大医师与患者均希望探寻一种新型诊断方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均是无创、可重复操作、费用低廉的检查方法,且均通过超声特性来明确血管在病理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测方法[2]。现我科尝试以TCD辅以CDFI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中,成效确切。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批准下展开,病例资料均选自于2013年02月~2015年0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5例,患者均参照1999年WHO拟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均因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或偏身感觉障碍行头颅CT、MRI与DSA血管造影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均与院方签订“知情同意书”,表明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非糖尿病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者,存在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调查者。65例患者中有男37例,女28例,年龄范围在46~76岁之间,年龄均值(66.2plusmn;6.5)岁;病程在6~12年之间,平均(6.5plusmn;2.1)年。   1.2 方法   此次研究所用仪器包括:德国DWL公司生产的MDX4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HP-IU22/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TCD检查:患者取平卧位与侧卧位,使用2MHz脉冲多普勒探头患者经颞窗、枕窗对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末段、双侧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等进行观察,同时测定颅内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波动指数、阻力指数等。CDF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以频率为8~10MHz探头从患者的锁骨上窝水平胸锁乳突肌开始逐渐往上移动,以明确颈总动脉、颈颈外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椎动脉等具体情况,所需要观察的包括:血管走行、管壁、官腔管径及其血流状况、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有无斑块形成。   1.3 评定标准[4]   1.3.1 TCD:评估等级分为五个,分别是正常、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后面四个状态均表示诊断出异常,其中正常:血流速度、频谱形态以及PI值均显示正常;脑血管痉挛:血管的PI值与频谱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但血流速度已在正常范围以外;脑动脉硬化:所测PI值明显升高,频谱图S1峰、S2峰融合成为圆钝峰或者S2峰相较于S1峰更大;脑动脉狭窄:可明显观察出脑动脉硬化,并在此基础上还可观察出血流速度增快、频谱图可见涡流,另伴有Vm值升高;脑供血不足:血管流速在正常值以下。   1.3.2 CDFI:评估维度有三个,分别是正常、颈动脉内膜增厚以及颈动脉有斑块形成,后面两个状态即表示诊断出异常,其中正常:颈动脉内膜光滑纤细;颈动脉内膜增厚:内膜有一定程度增厚,颈总动脉处所测得的IMT值在1.0~1.5mm之间,分叉处的IMT值在1.2mm以上;颈动脉斑块形成:当IMT在1.5mm以上时即表示有斑块形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均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