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在方格纸上标示物体的位置薛城区临小褚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方格纸上标示物体位置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1--53页 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数对的意义,能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中标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由点子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和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推理与表达能力。
3.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体会“在方格纸中标示物体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确定位置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中标示物体的位置、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由点子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师辅助准备方格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军营中小战士们的队列训练,知道了除用列和行可表述物体位置外,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熟悉的点子图是怎样的吗?(板书:点子图)
2.由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
(1)闭上眼睛想象,如果将这些点子用线连起来,然后把点子隐去,点子图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汇报后,教师课件演示:
提问:现在你能说一说格子图中的列和行吗?
随学生的汇报板书:1、2……6(列),1、2……5(行)
(3)完善格子图,形成方格图。
教师指出:格子图一般为方格图(板书:方格图),0作为起点,就像我们的直尺,以0刻度线作为起点。这里,也可以在第1列左边加上第0列,在第1行下方加上第0行。(在方格图左下角添上0)上面格子图可以变为下面的方格图。课件出示:
3.发现问题: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强的位置在图上是(2,3)你能在图上标示出他所在的村庄吗?请你在图上标出小强所在的村庄。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1.活动一:认识方格纸中的列与行。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标出列和行。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1号方格纸,独立思考:方格纸中哪是第1列、第1行?哪是……自己尝试在方格纸上标出列和行。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方格图中列和行的起点一般是0,要先标出0列、0行,再标……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2.活动二: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小强的位置。
课件出示:小强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 2),你能在方格图上标出他的位置吗?
(1)学生思考: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 2)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小强的位置?
教师适时提示:表示这个位置的点,是在从哪数第几列,从哪数第几行的交叉点上?
(2)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数对(3, 2)的意义以及如何确定小强的位置。
3.活动三:在方格纸上确定小军和小丽的位置。
我们会找了小强的位置,小军和小丽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1,1)和(5,4),你能在图上标出他们的位置吗?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确定他们位置的。
4.引导学生开展组内学习。在小组内议一议:如何在方格纸上标示物体的位置?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以上问题的研究成果?
1.活动一:认识方格纸中的列与行。
课堂预设:指一生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边展示边解释:我们知道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从左面的0开始,向右数第1排是第1列,依次为第2列……从下面的0开始,向上数第1排是第1行,依次为第2行……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列和行并在方格纸的下面和左面进行标注。 如图:
2.活动二: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小强的位置。
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 2)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小强的位置?
课堂预设:指生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介绍:我们小组认为,小强应在第3列第2行。确定小强的位置时,首先要找到第3列和第2行,第3列和第2行的交叉点就是小强的位置。不知其它小组赞同我们的意见吗?
教师课件动画演示确定小强位置的过程,初步感受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方法。
小结:你们的方法真不错!要确定小强的位置,先找列,再找行,最后找列和行的交叉点。
3.活动三:在方格纸上确定小军和小丽的位置。
小军和小丽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1,1)和(5,4),你能在图上标出他们的位置吗?
课堂预设:指生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介绍:我们小组认为,小军的位置在第1列,同时又在第1行上。先找到第1列,再找到第1行。第1列和第1行的交叉点就是小军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到小丽的位置。
教师课件动画演示确定小军和小丽位置的过程,再次感受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方法。
小结:看来要确定小军和小丽的位置,也是根据数对先找列和行,再找列和行的交叉点。
初步概况在方格纸上标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找小强、小军和小丽的位置,你认为如何在方格纸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