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微生物学第0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发布:2018-01-26约2.6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的意义 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二、条件致病菌 (conditioned pathogen) 产生原因 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microeubiosis; microdysbiosis)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毒力(Virulence) 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感染量(LD50) 一、细菌的毒力 (一)侵袭力 1.粘附素(adhensin) 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 2.荚膜 3.侵袭性物质 侵袭素(invasin) 侵袭性酶类 血浆凝固酶 透明质酸酶 IgA蛋白酶 4.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二)毒素 (二)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主要由G+和少数G-菌合成及分泌 主要特点:蛋白质 毒性强 绝大多数不耐热 抗原性强,可脱毒为类毒素 分类:神经毒素(neurotoxin) 细胞毒素(cytotoxin) 肠毒素(enterotoxin) (二)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2.内毒素(endotoxin) G-菌细胞壁脂多糖(LPS) 组成:O特异多糖 非特异核心多糖 脂质A 特点:毒性弱 耐热 不能脱毒为类毒素 致发热反应 图 7-5 (用人卫社第五版,P76,图6—1 )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三、细菌侵入的途径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一、非特异性免疫 (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二)吞噬细胞 (三)体液因素 补体(complement) 溶菌酶(Lysozyme) 防御素(defensin)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二、特异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 (二)细胞免疫 CTL CD4+ Th1 (三)黏膜免疫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三、抗感染免疫的特点 (一)抗胞外菌感染 1.吞噬细胞的作用 2.抗体和补体的调节作用 3.细胞免疫的作用 (二)抗胞内菌感染 1.吞噬细胞作用 2.细胞免疫作用 3.局部黏膜免疫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感染的来源 病人 带菌者 传播途径 病畜及带菌动物 内源性感染:体内正常菌群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二、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三)带菌状态 带菌者 按病情缓急: 1.急性感染 2.慢性感染 按感染部位不同: 1. 局部感染 2. 全身感染 三、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