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学案.doc

发布:2019-01-29约3.6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学案 教材简析: 《7的乘法口诀》是在2?6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充分利 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教 材以七巧板拼图通过操作填表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使学生建立T 个7, 2个7, 3个7,……,7个7〃与7、14、21……49〃之间的对应关 系,为进一步编出7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学生根据已有的乘法口诀 的学习经验,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随后的〃想一想〃让学生应用编 出的口诀进行计算。教材在安排上述内容时,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 自主学习的空间,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目标: 1、 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 2、 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 题。 3、 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 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验7的乘法口诀来源,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熟记口诀,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本节课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完成新的学习内容,着 重培养学生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情 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 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我找到了很 多生活中的例子,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 感亲切。这些练习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 的生活实际。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 7的乘法口诀的 局限性,达到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维目标的整 合与统一。 设计思路: 一、 从学生感兴趣的喜羊羊入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参观羊村的环节。 通过挑战喜羊羊的习题入手,复习了 1-6的乘法口诀。在进入羊村后, 由美羊羊的作品小船作为例题,紧接着,根据图形和表格,半扶半 放地编出〃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这两句口诀。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 环节。 二、 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口诀。同时让学生 读、背自己编出来的口诀,师通过提问哪几句口诀不好背?谁能有 好方法能记住这句口诀?〃进一步教给学生记忆口诀的方法O最后通过 师生对口令、集体背口诀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三、 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口诀的实际应用价值。此环 节以计算为主,又不失趣味性。以救懒羊羊为线,让学生在规定时间 内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想去羊村瞧一瞧吗?喜 羊羊说:“同学们,你们只有把这些题做对了,才可以来参观我们羊 村哦!〃 课件呈现:4x5二 6x3= 4x3= 2x6= 5x1= 3x3= 2x5= 6x6= 学生开小火车完成。师:你们真棒!喜羊羊说欢迎你们 【设计意图】复习1-6的乘法计算,有效的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 乘法口诀,唤起学生的旧知。 2、 师:你们看谁来了,(美羊羊)。为了欢迎大家,她给我们带来 一个她自己做的手工作品,什么呀?(帆船)它用什么拼成的,(三 角形)。这样一只船用儿个三角形拼成的,学半数。(7个) 两只船呢?用了几个三角形? (14) 三只船呢?四只呢?……(其实就是每只船的基础上加几个?)7个 3、 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交流。 4、 了解几个7是多少 师:7是怎么得来的? (1个7)表示1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14怎么得来的?几个7相加?表示2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21怎么得来的?几个7相加?表示3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28怎么得来的?几个7相加?表示4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35怎么得来的?几个7相加?表示5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42怎么得來的?儿个7相加?表示6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49怎么得来的?几个7相加?表示7个7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根据学生的刨答,依次板书。 师:我们一起看表格里的数说「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 4个7是28…… 师:这些数字都与哪个数字有关啊?(指着表格右边的数字问) (生:和7有关)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乘法口诀那就是(学生凹答)7的乘法口 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船需要多少个的问题,组织学生计算几个7 相加是多少,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7相加的结果,另一方 面启发学生具体感知得到的这些和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学生编制和记 忆口诀作准备。 二、创编口诀 1、师:1x7=7我们可以编出那句口诀?(一七得七) 2x7呢?我们还可以根据求3个7是多少的乘法算式编出口诀,4个 7, 5个7等等,请小朋友打开书70页自己试着编完以下的口诀。(教 师巡回指导)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一遍 【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