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8-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能运用牛顿定律解答一般的动力学问题。
理解运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即首先对探讨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况分析,然后用牛顿定律把二者联系起。
在分析解题过程中学习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解题等。
学情分析:
其实前面章节已有习题初步涉及到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只不过没有系统归类其解法。本班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实力不足,收集信息和处理实力,分析、思索、解决问题的实力和沟通、合作实力都有待加强.通过本节学习也使学生学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的实力和让学生相识数学工具在表达解决物理问题的实力都到提高.
本节较系统地讲解如何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好的例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相比看,例1的情景和要求较为简洁,但例2对于刚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说还存在一些思维障碍。比如,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滑雪者为什么运动状态没有变更?尽管学生能想明白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时其竖直方向上运动状态不变,但弄清晰上述问题还须要一段时间渐渐习惯。培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从已知状况求加速度。
难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2.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解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新课引入
显示图片
老师:这张图片中交警正在测量刹车的痕迹,依据这个长度交警能推断出车辆是否超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学习了这节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今日我们要学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第一类是由受力状况求运动状况,这类问题解决的原则是由受力状况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相关物理量,并同时(板书
受力状况运动状况)
1.由受力状况球运动状况
老师:看一道例题。
出示例题1
例1、试验室里有一个静止在桌面上的钩码,质量是2kg,在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对右运动。该钩码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2N。求这个钩码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显示要求:
(1).分析钩码的受力状况和运动性质。
(2).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学生起先做题。
学生1到屏幕前讲解这题如何求解。
解: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F合=F-f=4N-2N=2N
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4s末的速度
4s内的位移
老师:我们小结下这类问题的解决步骤
学生2说出步骤,然后屏幕逐条显示
老师强调:首先要两类分析: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和运动分析,最终的结果必要时要进行探讨,例如前面计算刹车类问题时所求得的时间。
老师:假如对例题拓展能不能求出动摩擦因数u呢?
屏幕显示拓展的问题。
显示:拓展与思索:求钩码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学生3投影展示自己的解答。
老师点评学生的完成状况和该生所说的状况。
老师引领学生总结并板书
老师:假如把例题中的水平拉力改为斜向上的拉力,计算结果又是怎样的?
屏幕显示该题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
学生4投影讲解。
学生当堂做题。
老师:要推断出是否超速,除了要测出刹车痕迹的长度,还要知道u的大小,和相应地段的限速大小。
学生5投影讲解。
2.由运动状况求受力状况
老师:以上习题都是由受力状况求运动状况,是动力学的第一类基本问题,动力学的其次类基本状况,这类解题原则是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其次定律求出合力,再由合力求相关力。
老师:完成例题2屏幕显示如下
老师:如何建立坐标系?假如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是否便利解题?为什么?
学生6回答。
老师点拨这样还要分解不再坐标系上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以及加速度,反而使解题变得更困难。
再给学生时间运算该题。
学生7投影讲解该题。
学生8总结解题步骤。课件逐条显示。
求刚好训练3。
这里提到的气囊是什么样的?我们看段气囊的小视频(播放)
学生做题。
学生9分析共享该题的求解过程老师点评。
(三)课堂小结
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受力分析和运动状况的分析很重要,特殊是对运动过程较困难的问题.分析时,肯定要弄清晰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是否相同,若不同,必需分阶段处理,加速度变更时的速度是前后过程联系的桥梁.分析受力时,要留意前后过程中哪些力发生了变更,哪些力没有发生变更.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1-3题
以交警解决实际问题的图片引入新课,调动学生主动性同时激发学生学生的求知欲。
开宗明义交待本节目标,使学生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
一同显示解题要求,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思维
点拨学生画出受力图。
学生呈现求解状况,老师了解学情。
强调建立坐标系
学生已能初步概括解题步骤,让学生说,老师点拨。
屏幕逐条显示,帮学生建立解题流程图
对例题进行拓展,开拓学生思维
板书彰显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