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版五年级上册《6.古诗三首》学案.doc

发布:2017-06-02约1.4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 一、疑:根据课题及内容提出问题 李白看到了什么景色写下了这首诗? 二、探:(1、自探, 2、合探) 探究(一)齐读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注意画好节奏,读准字音。 探究(二)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继而让学生联系朗读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探究(三)回忆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观察插图,看到了什么? 探究(四)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这首诗你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探究(五)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注意引导 中断:从中间割断。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小组展示。 三、精彩展示: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 2、如果把理解的诗句画出来,你准备重点画些什么,为什么这么画。 3、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插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 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四、拓展练习: 1、默写《望天门山》 2、请你试写“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句的意思: 3、全诗紧扣一个( )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借景抒发( )的情感。你还能写出“诗仙”李白的古诗吗? 五、自我评价: 学完这首古诗谈谈自己最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疑:根据课题及内容提出问题 山行,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二、探:(1、自探, 2、合探) 探究(一)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探究(二)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坐是“因为”的意思。晚是“傍晚”的意思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探究(三)《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三、精彩展示: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2、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呢?让咱们一起走近诗人共同欣赏。(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霜叶红于二月花。) 3、当导游介绍此处美景。 四、拓展练习: 1、《山行》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这首诗中作者描写的远景有( )、( )、( )、( )、近景有( )、( ),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自我评价: 学完这首古诗谈谈自己最大的收获: 第三课时 依照前两首古诗学习方法“读、悟、想、品、诵”小组组织自由学习《暮江吟》 拓展练习: 1、默写《暮江吟》 2、从( )字上能让你感觉到夕阳斜射江面的美景?诗中还描写了那些景物,请试着写一写: 3、学完这首古诗谈谈自己最大的收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