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雷兵兵 陶彩霞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2)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最佳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60例精神科长期住院且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提示长期住院、卧床、特殊治疗、老年、约束、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及住院环境等为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发因素。结论 长期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精神科 长期住院 肺部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136-02
3国内文献资料显示,在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且病死率最高,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对原发病的预后有严重的影响[1]。为此,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对60例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了解肺部感染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并对临床护理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男性患者1196例,其中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60例,年龄范围为32-78岁,32-59岁22例,60-78岁患者38例,平均年龄63.4岁,住院日数为0.5-5年,平均为3.4年,入院时无肺部感染。
1.2 方法 对精神科符合院内感染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日数、瘫痪和长期卧床、约束、特殊治疗、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误吸等因素的关系,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 结果
将60例精神科医院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可见长期卧床、住院日数、年龄、精神科药物所占的比例最高。
见表1:
表1 60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类
危险因素 感染例数 肺部感染发生率(%)
瘫痪与长期卧床 42 70
住院日数>1年 53 88.3
年龄>60岁 38 63.3
约束 27 45
特殊治疗 8 13.3
抗精神病药物 41 68.3
躯体疾病 31 51.6
误吸 5 8.3
环境因素 10 16.7
3 精神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1 年龄因素 在本次统计中,老年人(ge;60岁)肺部感染率占总人数的63.3%,占较大的比例,这主要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有关,老年人肺的顺应性下降,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特别是伴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者,由于呼吸功能低下,肺容量较小,咳痰无力,排痰困难,曾加了合并感染的概率[2]。
3.2 瘫痪和长期卧床 瘫痪或长期卧床的病人,体位变换相对较少,导致肺部血液循环不良,很容易发生肺组织淤血与水肿等,易引发坠积性肺炎。再者,长期卧床常常引起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胃食管反流,容易引起误吸[3]。
3.3 住院日 精神科多为慢性病患者,治疗病程较长,恢复慢,再加上精神病患者在院外往往不能自己主动定时、定量服药,家属看顾的精力有限,这也是患者住院天数延长的重要原因。住院天数越长,发生感染的机会就越大,这也成为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3.4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科患者往往是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精神症状发作的。而长期大剂量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影响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发生感染的概率。如长期服用氯氮平,会引起患者粒胞减少、流涎、嗜睡等,奥氮平会使患者流涎增多,尤其是晚上,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以往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与引起咽部反射及腺体分泌异常有关,患者呼吸系统的保护屏障受到影响,从而易发生感染[4]。
3.5 合并躯体疾病 既往有吸烟史的老年患者常合并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管组织内纤毛运动受损及抗感染功能减退,使得抗感染和排出分泌物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