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人性化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汝洪新
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当前,精神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各界人士都给予精神疾病更多的重视。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为了使精神科住院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早日像正常人一样正常地、愉快地生活,要求护士要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当中,注重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应当关爱患者的生命健康,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护理。为了给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文章结合实际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加以探讨。
【关键词】精神科;人性化;护理
精神科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分支,而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强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患者需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充分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和情绪反应,把人性化的护理贯彻到精神科护理的工作中。那么,怎样做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给予精神科住院患者人性化护理可以取得哪些效果呢?下面结合实际对此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1精神病患者的特点
精神障碍以精神功能损害和行为异常为表现造成精神痛苦和/或社会功能的下降[1]。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在症状支配下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常出现一些伤人伤己的暴力行为,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自身生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差,会给家人带来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在社会中普遍受到歧视[2],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充满了危险性和挑战性。护士需要在掌握精神病患者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其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以提高人性化护理实效[1]。
2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
2.1确保住院患者在安全、舒适、愉快的环境中生活 主动接触患者,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关心体谅尊重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温暖[3],使其觉得护士是值得信赖的人,与患者建立治疗性沟通关系。对可能发生意外的患者,要严密观察,掌握病情变化,经常进行劝慰并按时巡视。注意患者清洁卫生,入院时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和年老、体弱、卧床患者的重点护理,细心照料患者饮食,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
2.2加强心理护理,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忧虑与担心,在言语和行为上,要尊重患者,不能够使用嘲讽以及歧视性的语言,只有使用真诚的话语,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照顾患者,才能够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尊重,与患者沟通才能够更加和谐。对患者的鼓励,是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护士应学会对不同的患者说不同的鼓励性的话,增强其治疗的信心[4]。
2.3提升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素质
2.3.1要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对工作负责到底,敬业就是对患者最大的爱护,全心全意,热爱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2.3.2要尊重关爱患者 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
2.4精神科护士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性化是护理的主体,要求精神科护士具有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因为精神科护理工作技术操作相对较少,主要是护患沟通与交流,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真正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需求,并给予正能量的帮助[5]。再者,语言沟通的作用很大,它能治病又能致病,说话还要因人因病而采用不同的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和文化修养,在护理过程中不仅注意语言的目的性,也要注意语言产生的心理效应,使语言在护理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安慰性语言对患者的心情影响很大,那种温暖对患者来讲是泌人肺腑的,因此,护士应学会安慰性语言。有一些女病人因牵挂孩子、丈夫,又哭又闹要求回家,可安慰说:“要安心养病,有很多孩子,大人不在家会更乖、更懂事,您的丈夫会把孩子照顾好的。”这样患者的心理负担会有所减轻,几句安慰性的话就会使患的情绪稳定下来。
2.5配合丰富多彩的工娱疗活动 对恢复期患者开展工娱疗活动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这样可以消除住院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6]。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爱好、文化程度等组织诸如打扑克、唱歌、玩乒乓球等活动,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使患者轻松自在,找到“家”的感觉,便于其更好地回归社会[7]。
3效果
3.1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人性化护理使患者有了归属感,护患关系更加融洽,赢得患者信任与尊重,患者可以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