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体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体会
管舒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越来越受到临床各科医生的重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处于满足而舒适状态,减少和降低患者身心的不适程度。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人性化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171-02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患病后的护理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十分重要,我院2013年1月~12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8例,由于护理人员能够对不同患者及时找出主要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均能较快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定时测量体重并记录,为饮食治疗、疗效观察作参考。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饮水量、食量、尿量及尿液的颜色和气味。观察患者的神志、视力、血压、舌脉象及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加强口腔、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预防口腔感染、皮肤感染的发生。
2.2 诊疗护理
2.2.1饮食疗法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主动遵守饮食计划。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忌食肥甘、厚腻、醇酒、烧烤及辛辣之品,禁食含糖高的水果。
饮食量可根据患者的体重、运动量、性别、年龄和具体病情来计算[1]。
2.2.2运动疗法护理。糖尿病人适当运动,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减轻体重,改善代谢和恢复胰岛beta;细胞的贮备功能[2]。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并用,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根据病情,与医师商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勿使感到疲劳,每日坚持定量运动。 指导患者选择在饭后血糖高时进行。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切勿超量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
2.2.3降糖药宜在饭前15~30min服用,护士应亲自监督患者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注射胰岛素时应首选普通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注射时间以饭前30min内为宜,应经常更换皮下注射部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在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宜先抽吸普通胰岛素,后抽吸长效胰岛素,避免影响普通胰岛素的速效特性。
2.3 对症护理
2.3.1对多饮、多食症状,要结合病情,严格执行饮食治疗规定。对饥饿感明显而非低血糖所致,可给粗纤维食物充饥。对多尿者,要注意便后清洁,防止感染发生。合并感染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的护理措施。如给肺结核者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皮肤瘙痒、疖肿者,要按医嘱及时止痒或清洁换药。泌尿系感染者,应针对排尿困难、膀胱刺激症等表现进行对症护理。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者,应嘱适当卧床休息,给予低脂肪低盐饮食,警惕脑血管意外、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的发生。随时备好急救物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处理。
2.3.2出现低血糖反应,如疲乏、饥饿感、头晕、出汗、心悸,应立即给患者吃糖果或点心,以缓解症状;昏迷者,立即作血糖检测,继之静推50%葡萄糖40~80ml。
2.3.3酮症酸中毒者,表现为精神倦怠,极度口渴,食欲减退,尿量增多,伴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呼吸加深加快,呼气有烂苹果味,严重者明显脱水、尿少、皮肤干燥、血压下降以致昏迷。此时,护士应立即配合医生做好血糖、血生化等辅助检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小剂量(4~6单位/h)持续静脉点滴胰岛素,大量补液,以纠正失水、酸中毒,改善电解质平衡。
2.4保健指导
传授糖尿病防治知识,如测定尿糖、控制饮食方法,药物治疗法注意事项等。避免情绪激动,做好膳食及运动方式、运动量的指导。注意皮肤、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到医院复查,随身带治疗卡。
3 讨论
人性化服务的核心是尊重和理解患者,并给予相应的关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质量和品质的追求。它不仅是在形式上的新颖多样,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扩大其内涵,延伸其价值,从生理服务扩展到心里服务,主动去关注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维护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实现人性化护理质的飞跃。糖尿病是一种目前我国的常见、多发疾病,影响其治疗的因素很多。患者情绪、疾病防治知识的掌握、饮食控制、运动等行为习惯、日常用药剂量是控制病人血糖的关键。因此对糖尿病人的护理要特别细心和耐心。护理工作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注意随时调整患者的食谱、餐量与餐数。注意患者的情绪变
显示全部